Category:

肌膚保養 網路分享


臉色蠟黃、黑眼圈很困擾?鳴堂中醫體系醫療長周宗翰指出,可能是體內氣血失調、臟腑功能運作不佳所致;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明明每天都有睡覺,卻總覺得臉色暗沉、沒精神?或是氣色蠟黃、黑眼圈深重,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鳴堂中醫體系醫療長周宗翰指出,這些情況往往不是保養品無效,而是體內氣血失調、臟腑功能運作不佳所致。若能從氣血調理入手,不僅能改善膚色,更能恢復身體活力與精神。

臉色差不只是熬夜 氣血失調是關鍵

周宗翰在臉書專頁「西醫難解中醫有方 鳴大夫周宗翰醫師 鳴堂中醫體系醫療長」表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血充盈,臉色自然紅潤;若氣血虛、運行不暢,就容易出現膚色蠟黃、眼周暗沉、皮膚乾燥無光澤等問題。

◎常見的氣色不佳體質

●氣血虧虛型:臉色蒼白、容易疲倦,女性月經量少或色淡。

●肝鬱氣滯型:壓力大、常熬夜,臉色蠟黃或眼周暗沉。

●脾胃虛弱型:容易腹脹、食慾差,膚質乾燥、無光澤。

●腎虛循環差型:黑眼圈明顯、臉色發灰,整天感到疲憊。

周宗翰強調,氣血是「養顏之本」,臉色之所以會變差,往往是內臟特別是肝、脾、腎功能出現失衡,若僅靠外用保養難以從根本改善。

養氣血4招 由內而外亮起來

要讓氣色恢復紅潤,周宗翰建議可以這樣做

●中藥調體質

依照個人體質對症下藥是關鍵。氣血虧虛者可用四物湯、八珍湯補益氣血;肝鬱氣滯者可服逍遙散疏肝解鬱;脾胃虛弱者可用參苓白朮散健脾益氣;腎虛者則可搭配六味地黃丸補腎滋陰。

他也提醒,藥方需由專業中醫師辨證開立,切勿自行抓藥。

●針灸促循環

針灸可改善臉部血液流通,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合谷、太溪等,能促進氣血運行,使皮膚氣色明顯改善。

針灸及穴位按摩可以改善循環,養出好氣色。(圖擷取自「西醫難解中醫有方 鳴大夫周宗翰醫師 鳴堂中醫體系醫療長」臉書)

●按摩活血

每天輕按迎香穴、太陽穴、印堂穴約3分鐘,可幫助臉部放鬆、氣血更順,長期可見氣色紅潤、有光澤。

●草本面膜

珍珠粉+白芷+薏仁粉,幫助亮白、改善膚色不均。

日常保養3要點 氣血通、皮膚亮

除了中醫調理,良好生活習慣同樣重要。周宗翰提醒,想養好氣色,有3件事一定要做到:

●不熬夜:睡眠是修復氣血的最佳時機,晚睡會損傷肝血。

●飲食清淡:少吃炸物、冰品,以溫熱、易消化食物為主。

●規律運動:每週適度活動能促進血液循環、養顏美容。

周宗翰指出,從根本調整體質、讓氣血流暢,臉色自然會紅潤、皮膚亮白。保養不再只停留在表面,而是從內而外展現真正的好氣色。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隨著冬季來臨,氣溫驟降、空氣濕度降低,許多人開始面臨皮膚乾燥、脫屑與搔癢等不適症狀。恩主公醫院皮膚科江明哲醫師指出,這些看似小問題的皮膚狀況,若長期忽視,可能進一步發展為慢性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甚至感染性皮膚炎。

▲ 60多男性小腿乾癢,每天用熱水泡腳並以酒精擦拭止癢,最後出現裂口與紅腫疼痛,確診為「缺脂性皮膚炎合併蜂窩性組織炎」。(圖/恩主公醫院)

根據衛福部112年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資料,全台因皮膚炎、濕疹及鱗屑性丘疹疾患等皮膚疾病就醫已超過500萬人次,顯示國人皮膚乾癢問題日益普遍。江明哲醫師分享了一位六十多歲張先生(化名)的案例,張先生因小腿乾癢,誤以為只是皮膚乾燥,每天用熱水泡腳並以酒精擦拭止癢,結果皮膚越來越乾,甚至出現裂口與紅腫疼痛。就醫後確診為「缺脂性皮膚炎合併蜂窩性組織炎」,經過治療後才逐漸康復。

江醫師提醒,冬季乾癢絕不是小事,若反覆搔抓或使用錯誤的清潔、消毒方式,容易造成皮膚屏障崩壞,進而引發細菌感染或慢性濕疹惡化。當乾癢持續不癒或出現破皮紅腫時,應及早就醫。

冬季乾癢的成因與預防

冬季氣溫降低會使皮脂腺分泌減少,研究顯示,溫度每下降1°C,皮脂分泌量約減少10%。皮脂是皮膚天然的防水層,一旦油脂減少,角質層便難以留住水分;同時冷空氣與暖氣環境使濕度下降,當角質層含水量低於10%時會出現微裂,造成皮膚屏障受損並引起紅癢與發炎。

江醫師強調,保濕的核心在於重建皮膚屏障,而非單純補水。他分享了保濕的三個關鍵步驟:首先,在清潔後三分鐘內塗抹保濕品,利用洗澡後皮膚仍含水的狀態,立刻塗抹保濕品,最大程度鎖住水分。其次,挑選合適的保濕成分,如吸水劑(甘油、玻尿酸、尿素)、鎖水劑(凡士林、礦物油)及修復屏障的成分(神經醯胺、膽固醇、脂肪酸)。最後,依據膚質與部位選用適合的質地,如臉部選擇輕盈的乳液,四肢乾燥區選擇保濕力佳的乳霜,手肘、腳跟龜裂則使用油膏。

避免常見錯誤習慣

許多人在冬季為了清潔或止癢,反而破壞皮膚防線。江醫師指出,常見錯誤包括熱水洗澡過久、使用皂鹼、香料或酒精產品,以及頻繁去角質與磨砂。熱水會迅速溶解皮膚表層油脂,建議水溫控制在36至39°C,洗澡時間不超過15分鐘。強鹼性清潔品會破壞皮膚酸鹼平衡,建議改用pH中性或微酸性、無香料配方。冬季皮膚代謝減緩,過度去角質會讓角質層受損,導致紅癢、脫屑甚至發炎。

冬季乾癢別小看!60歲男泡腳+擦酒精 皮膚「裂口紅腫」確診1病

▲ 江明哲醫師提醒,若經過保濕與改善清潔習慣仍未改善,且乾癢伴隨紅疹、皮屑、裂紋或夜間劇癢與疼痛,就要懷疑可能是皮膚疾病或代謝問題引起。(圖/恩主公醫院)

當心潛在健康問題

若皮膚乾癢經過保濕與改善清潔習慣仍未改善,且伴隨紅疹、皮屑、裂紋或夜間劇癢與疼痛,可能是以下皮膚疾病或代謝問題的警訊:異位性皮膚炎、慢性濕疹、脂漏性皮膚炎、糖尿病相關皮膚乾燥,甚至腎臟或肝臟疾病。江醫師提醒,若出現這些症狀,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冬季皮膚乾癢問題不容忽視,正確的保濕與護理習慣能有效預防與改善不適,讓肌膚在寒冷季節中保持健康。

更多eNews報導
精神病裝的?土城惡男「不哭了」 拘留一夜吃飽睡足、氣色良好
「孫生離世,我也會離世」網紅DK道歉關機 坦言:聖母病發作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恩主公醫院皮膚科醫師江明哲提醒,冬季乾癢絕不是小事。圖:恩主公醫院提供

隨著冬季來臨,氣溫驟降、空氣濕度降低,皮膚科門診觀察發現,許多民眾因長時間使用暖氣、熱水洗澡或過度清潔,導致皮脂膜受損、角質層含水量下降,出現乾燥、脫屑與搔癢等不適。皮膚乾癢看似小問題,但若長期忽視,可能進一步發展為慢性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甚至感染性皮膚炎。恩主公醫院指出,根據衛福部112年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資料,全台因皮膚炎、濕疹及鱗屑性丘疹疾患等皮膚疾病就醫已超過500萬人次,由於這類疾病多伴隨皮膚乾燥與搔癢症狀,顯示國人皮膚乾癢問題日益普遍。院方提醒,若皮膚乾癢問題未妥善處理,且清潔、消毒方式錯誤,恐導致蜂窩性組織炎。

yfy555 2
恩主公醫院皮膚科醫師江明哲指出,冬天的乾癢其實是皮膚屏障損傷的警訊。圖:恩主公醫院提供

恩主公醫院皮膚科醫師江明哲提及一位六十多歲張先生(化名)的案例,張先生冬季時小腿乾癢,誤以為只是皮膚乾燥,每天用熱水泡腳並以酒精擦拭止癢,結果皮膚越來越乾,甚至出現裂口與紅腫疼痛。就醫後確診為「缺脂性皮膚炎合併蜂窩性組織炎」,經外用類固醇及系統性抗生素治療,並同時加強保濕修復後,約兩周後漸漸康復。

江明哲提醒,冬季乾癢絕不是小事,若反覆搔抓或使用錯誤的清潔、消毒方式,容易造成皮膚屏障崩壞,進而引發細菌感染或慢性濕疹惡化。當乾癢持續不癒或出現破皮紅腫時,應及早就醫。

江明哲指出,冬季氣溫降低會使皮脂腺分泌減少。研究顯示,溫度每下降1°C,皮脂分泌量約減少10%。皮脂是皮膚天然的防水層,一旦油脂減少,角質層便難以留住水分;同時冷空氣與暖氣環境使濕度下降,當角質層含水量低於10%時會出現微裂,造成皮膚屏障受損並引起紅癢與發炎。

江明哲強調,「冬天的乾癢其實是皮膚屏障損傷的警訊。」若沒有即時修復,皮膚會陷入乾癢與發炎的惡性循環。他進一步說明,皮膚保濕的核心在於重建皮膚屏障,而非單純補水。

有關保濕關鍵三步驟,江明哲表示,應於清潔後三分鐘內塗抹保濕品,利用洗澡後皮膚仍含水的狀態,立刻塗抹保濕品,最大程度鎖住水分;此外,要挑對保濕成分,甘油、玻尿酸、尿素可作為「吸水劑」。凡士林、礦物油則是「鎖水劑」。神經醯胺、膽固醇、脂肪酸有「修復屏障」的作用;最後,應依膚質與部位選用質地,臉部、中性肌選擇含水量較高、質地輕盈的乳液作為日常保養。四肢部位乾燥區選擇含油量較高、保濕力佳的乳霜。手肘、腳跟龜裂選擇如凡士林含油率最高的油膏,在皮膚表面形成防水膜。

江明哲指出,許多人在冬季為了清潔或止癢,反而破壞皮膚防線,常見錯誤包括熱水洗澡過久,熱水會迅速溶解皮膚表層油脂,洗後雖暫時舒緩,卻使皮膚更乾。建議水溫36至39°C,洗澡時間不超過15分鐘;使用皂鹼、香料或酒精產品,強鹼性清潔品會破壞皮膚酸鹼平衡,導致緊繃與乾裂。建議改用pH中性或微酸性、無香料配方;頻繁去角質與磨砂,冬季皮膚代謝減緩,過度去角質會讓角質層受損,導致紅癢、脫屑甚至發炎。

江明哲提醒,皮膚乾癢若經過保濕與改善清潔習慣仍未改善,且乾癢伴隨紅疹、皮屑、裂紋或夜間劇癢與疼痛,就要懷疑有可能是以下的皮膚疾病或代謝問題引起,例如異位性皮膚炎,出現慢性乾癢、反覆紅疹,常見於四肢彎曲處,如手肘內側、膝窩,冬天特別容易惡化;慢性濕疹,皮膚粗糙、脫屑,伴隨劇癢與抓癢結痂,常因反覆刺激或接觸性過敏引起;脂漏性皮膚炎,頭皮、眉間、鼻翼兩側或耳後出現紅斑與油性脫屑,氣候乾冷時容易加劇;糖尿病相關皮膚乾燥,高血糖導致皮膚含水量下降、神經末梢受損,造成乾癢不適,常見於小腿前側;腎臟或肝臟疾病,尿毒或膽汁滯留可能引起全身性劇癢,若伴黃疸或浮腫等症狀,需立即就醫。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大陸南京一名40歲女子美美(化名)長年塗抹網購藥物,結果確診「繼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醫師也指出藥膏成分是強效激素,對身體有害。(圖/翻攝自微博/揚子晚報)

現今社會網上一旦有東西爆紅,就會吸引民眾搶購使用,但來路不明的東西亂用小心身體出問題!大陸南京一名40歲女子美美(化名)因為皮膚問題,長期使用「萬能網紅神藥」,但身上突然出現紫紅色梭形裂紋、臉部腫圓、高血壓等症狀,就醫後確診「繼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對此,醫師也指出,這類宣稱無激素的藥膏,其實暗藏強效激素,長時間使用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根據陸媒《揚子晚報》報導,來自南京的美美10年前右小腿首次出現紅斑、瘙癢,反覆搔抓後逐漸擴散全身,她在網路上看到一款號稱「包治百病、純中藥製作」的藥膏,抱著嘗試心態購買使用。初期藥膏止癢效果明顯,不過一旦停藥症狀立即復發,甚至更嚴重,因此她為減緩不適,每天使用長達10年。

隨著時間推移,美美近期出現皮膚裂紋像蛇皮般延伸至背部、胸前與四肢,臉型也變腫又圓、體重增加,並伴隨高血壓、疲勞、腹痛與腹瀉等全身症狀。美美在雙腿腫脹、手麻、頻繁噁心嘔吐等情況下,生活嚴重受影響,在家人催促下才前往醫院就診。

經檢查後,醫師發現美美體內皮質醇分泌全面下降,符合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的特徵。主治醫師表示,美美長期使用含強效激素的藥膏會抑制自身腎上腺功能,導致激素依賴性皮炎、皮膚萎縮、色素沉著與裂紋等問題,嚴重時甚至引發全身代謝異常。

醫師提醒民眾,皮膚用藥絕非小事,尤其是激素類藥物,必須在醫師指導下使用。網路上購買「神藥」或不明藥膏不僅可能延誤治療,還可能讓原本的皮膚小問題演變成「大內科病」,造成不可逆健康損害。

而有專家建議,凡是出現皮膚瘙癢、紅斑、皮疹等症狀,應立即前往正規醫院皮膚科檢查,避免自行購買來歷不明的藥膏,並依醫師處方進行科學治療。

延伸閱讀

看更多CTWANT報導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脂漏性皮膚炎(Seborrheic Dermatitis)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皮膚發炎疾病,患者常受頭皮屑等狀況困擾。(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脂漏性皮膚炎(Seborrheic Dermatitis)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皮膚發炎疾病,患者常受頭皮屑、印堂及鼻翼紅腫脫屑等困擾。過去醫界普遍認為,皮脂分泌旺盛與馬拉色菌(Malassezia)增生是主要病因;但近年研究指出,宿主免疫失調與皮膚屏障受損同樣扮演關鍵角色。這項觀點的轉變,使傳統治療策略面臨挑戰。雖然類固醇與抗黴菌藥物仍為第一線選擇,卻困擾於暫時緩解症狀,難以防止復發的窘境。於是「修復皮膚屏障」逐漸成為治療的新核心。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常務理事、皮膚科醫師宋奉宜指出,傳統治療多以抗黴菌藥物清除馬拉色菌,並搭配類固醇控制發炎。這類療法見效快、成本低,但藥效消退後黴菌易再度增生,病情也因此反覆。為減少類固醇使用,台灣早在二十多年前即引進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TCIs),作為臉部皮膚的非類固醇治療選項。然而若未同步改善皮膚微環境,黴菌依舊可能捲土重來,發炎亦難根治。

脂漏頭皮屑的治療同樣以抗黴菌洗髮精為主流。早期市售產品常見的鋅吡啶酮(Zinc Pyrithione, ZP),因為非藥物的去屑效果而一度風靡。然而,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憂慮ZP可能引發細胞毒性、基因損傷及環境累積性,自2022年起全面禁止其用於化妝品。相對之下,美國FDA仍允許2%以下濃度作為非處方去屑成分,但不建議大面積或長期使用。宋奉宜醫師指出,這項監管分歧凸顯出傳統「殺菌導向」治療的兩難:在抑制黴菌的同時,也可能對細胞甚至健康造成潛在傷害。

宋奉宜表示,透過皮膚鏡觀察脂漏性皮膚炎發作區域,可見角質堆積、毛孔堵塞與組織液乾涸等現象。若改以「重建天然乳化膜、促進代謝」為核心,搭配運動、出汗與適當保養,皮屑與組織液可逐漸減少,表皮紋路變得清晰,紅斑亦明顯改善。換言之,當皮膚屏障恢復健康,即使不依賴強效藥物,皮膚也具備自我修復的能力。

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發炎疾病。ZP的歐美監管差異提醒我們,治療策略不應僅著眼於抑菌,更需兼顧長期安全與屏障穩定。宋奉宜建議,患者可透過顯微影像定期追蹤皮膚紋路與紅斑變化,客觀評估恢復進度。只要持續皮膚健檢,重視皮膚自癒力,便有機會真正走出脂漏性皮膚炎的困境循環。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消委會/潤手霜/推薦/推介/高分/平靚正/保濕力/秋冬/皮膚/乾燥】消委會早前試驗潤手霜,評估產品的保濕和減少水分流失等效能。結果發現在13款潤手霜中,1款潤手霜保濕效能表現突出,保濕效能獲最高評分;另有9款的保濕效果良好且可有效減少皮膚水分流失。此外,樣本每毫升售價相差逾14倍,當中1款表現良好且試用者評價不俗,一支75毫升只售約$24。

本地有售的潤手霜共有13款型號,於個人護理用品店、美容用品連鎖店和化妝品專櫃發售,每支售價由約$24至$210,以每毫升計則介乎約$0.3至$5不等。

消委會潤手霜 | 大部分保濕效果良好

13款本地有供應的試驗樣本中,只有「KIEHL’S」的保濕效能獲5點評分,表現突出。另有11款的保濕效能獲4點評分,但保濕效果與對照保濕霜比較則差異不大。而「lavera」儘管在使用2周後被評具中等程度保濕效能,但保濕效能表現稍遜於對照保濕霜,故只有3點評分。

消委會潤手霜 | 保濕效果理想或與甘油有關

甘油是保濕效能理想的保濕劑,亦是肌膚調理劑,可吸收水分並將水分帶到皮膚角質層。而當皮膚水分充足時,皮膚表面會顯得較平滑,觸感亦較柔軟、有彈性。本港有供應的13款樣本中,「KIEHL’S」、「BIODERMA」、「NIVEA」、「EAU THERMALE Avène」、「CAUDALÍE」、「YVES ROCHER」、「Aēsop」和「Eucerin」的成分列表中,甘油都位列第2位。

消委會潤手霜 | 普遍有效減少水分流失 

本港有供應的13款樣本中,「L’OCCITANE」和「EOS Evolution of Smooth」減少皮膚水分流失的效能表現稍遜,故只得2點評分。餘下11款表現出色,相對有效減少皮膚水分流失,同獲5點評分。

消委會潤手霜 | 油潤黏膩程度是選擇關鍵

13款樣本中,試用者反映「BIODERMA」和「NIVEA」用後觸感較清爽、不黏膩。而「卡蜜兒」、「Eucerin」和「lavera」等樣本用後的感覺稍為油潤、黏膩。其餘8款的用後觸感則沒有過於油潤的問題。

消委會潤手霜 | 香料和可致敏香料成分

13款本地有供應的樣本中,只有「Eucerin」的標籤顯示產品既沒有香料,亦不含可致敏香料成分。「卡蜜兒」標示含有10種可致敏香料成分,另外「NIVEA」、「Jurlique」、「lavera」和「L’OCCITANE」等4款標示含有6種可致敏香料成分。

消委會潤手霜 | 13款潤手霜總評一覽

  • KIEHL’S 高效能潤手霜 Ultimate Strength Hand Salve;$140;4.5
  • BIODERMA 柔潤護手霜 Ultra Repair Atoderm Hand Cream;$160;4.5
  • NIVEA Nourishing Care Hand Cream;$24;4
  • EAU THERMALE Avène 極致滋潤護手霜 Cold Cream Concentrated Hand Cream;$98;4
  • CAUDALÍE 葡萄籽滋潤抗氧潤手霜 Hand and Nail Cream;$110;4
  • YVES ROCHER 山金車深層滋養潤手霜 Ultra Nourishing Hand Cream;$80;4
  • Aēsop 尊尚芳香護手霜 Reverence Aromatique Hand Balm;$210;4
  • 卡蜜兒 Kamill 強效滋潤護甲潤手霜 Intensive Hand and Nail Cream;$35;4
  • Eucerin 抗乾燥深度滋養手霜 UreaRepair Plus 5% Urea Hand Cream;$75;4
  • Jurlique 玫瑰護手霜 Rose Hand Cream;$200;4
  • lavera 有機抗敏潤手霜 Basis Sensitiv Intensive Care Hand Cream(Organic Almond Oil and Organic Shea Butter);$49;3.5
  • L’OCCITANE 乳木果潤手霜 Dry Skin Hand Cream – 20% Shea Butter;$85;3
  • EOS Evolution of Smooth 潤手乳霜(蘭花香草)Intensive Hand Lotion(Vanilla Orchid);$29;3

資料源自消委會第517期《選擇》月刊,產品售價及品質或有變更

【延伸閱讀】

消委會止汗劑 | 9款比併止汗除味效能 6款高分名單$24.9起 外出前用≠無效 會致癌?6類人忌用

消委會魚油補充劑 | 9成半含污染物 逾半檢出致癌物 推介7款高分之選最平$94

消委會洗頭水 | 60款洗頭水大比併 逾半檢出污染物二噁烷 16款安全之選不含致敏防腐劑最平$70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有一名二十多歲的女性,出社會工作才一、兩年就因壓力導致頭髮全部掉光,最終選擇離開都市,到海島打工度假,尋求較無壓力的生活。台灣整合功能醫學教育中心創辦人、營養師賀菡懿(Lucy)在新唐人電視台《健康1+1》節目中分享這個案例時指出,她在臨床上觀察到壓力造成的健康問題,在年輕族群中越發普遍。她表示,「現代人從十幾歲開始,就暴露在社群媒體與高壓學業、工作的夾擊中,產生的比較心態與精神焦慮,讓壓力病提早出現。」

壓力如何讓身體「全面失衡」

賀菡懿表示,壓力不只存在於心理層面,也會透過生理機制反映在全身。當大腦長期處於焦慮狀態時,會啟動體內的壓力反應系統,釋放皮質醇與腎上腺素,這些激素會造成慢性發炎,進而影響皮膚、腸胃、代謝與荷爾蒙。

1. 皮膚問題最直觀

許多人壓力大時會冒痘、起疹或搔癢。科學發現大腦與皮膚之間存在「腦-皮膚軸」,這是一條雙向通路,能夠將心理壓力從大腦傳遞到皮膚,引發皮膚發炎等,反之亦然。

賀菡懿解釋,身體與情緒是雙向影響的。當皮膚處於發炎狀態,會釋放壓力荷爾蒙與發炎介質,這些訊號會回到大腦,造成「內源性壓力」。因此,改善皮膚問題,也能減輕大腦的負擔,還能改善情緒、提升抗壓性。

她提醒:「皮膚健康不僅是在於外部保養,許多人以為靠醫美、做臉就能解決,卻忽略了身體內部的壓力反應才是根本。」

2. 腸躁症與腸胃病

壓力會干擾腸道蠕動與菌群平衡,出現腹瀉、便秘等症狀。「腸躁症」是極其常見的壓力相關疾病。賀菡懿提醒,腸躁症不僅指腹瀉,有些人會表現為便秘,或兩者交錯出現,這往往是病情加劇的信號。

此外,亦有研究表明,心理壓力會增加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率。

3. 掉髮

研究顯示,在慢性壓力狀態下,會導致荷爾蒙失衡、血流循環變差,使毛囊營養不足,這是引起許多年輕女性掉髮的原因之一。

4. 身心症狀

長期精神緊繃,會讓自律神經失調,出現心悸、失眠、慢性疼痛、嚴重疲倦等。

賀菡懿指出,臨床上在評估這些症狀時,都會詢問患者近期的工作壓力與家庭變故,因為這些精神刺激可能正是造成身體慢性發炎的元凶。

常被忽略的壓力病徵

部份疾病表面看似是內分泌或代謝問題,實際上與壓力有關。賀菡懿特別點出幾種容易被輕忽的狀況:

1. 甲狀腺疾病

長期壓力可能誘發或加劇甲狀腺疾病。甲狀腺亢進或低下的患者,特別容易忽略自身的情緒壓力。甲狀腺疾病常伴隨憂鬱、焦慮等情緒異常,患者應多加關心自己的精神狀態。

2. 高血壓與糖尿病

壓力會導致代謝異常,令血壓、血糖上升,可能出現糖尿病前期或腹部肥胖。賀菡懿指出,這類患者個性通常比較「勇猛」、勇往直前,容易忽略自己脆弱的一面,可能在夜深人靜時感到憂鬱卻不自知。

3. 皮膚問題反覆發作

不少人將反覆出現皮膚問題,歸咎於過敏或肝不好,卻忽略與壓力、睡眠不足的關聯。每逢工作高峰期病情惡化,可能就是警訊。

功能醫學治療壓力病

賀菡懿表示,她通常會花大量時間與患者溝通,找出壓力來源。她發現許多患者自我要求極高,攬下過多工作,卻不自知這就是壓力源。她指出,身體的壓力源不僅是精神層面,疲倦、工作忙碌,甚至換季時的劇烈溫差,都對身體構成壓力。

功能醫學強調整體調理,不僅靠營養補充,更在於重建個人的生活節奏與身體的恢復力。賀菡懿表示,治療上會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 重視睡眠

睡眠不足會嚴重影響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賀菡懿建議,晚餐宜提早進行,調整晚餐食物內容,改吃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炸物影響睡眠。並且可以將洗澡時間提前,讓身體提早放鬆有助入睡。

2. 調整飲食節奏

在放鬆狀態下進食,有助於消化與營養吸收,避免腸胃問題。若仍感到腸胃不適,可搭配補充消化酵素或有修復胃黏膜作用的植化素。

3. 正確看待食物禁忌

許多人壓力大時想喝咖啡、吃甜點,其實是身體在尋求情緒安撫。賀菡懿表示:「偶爾適量攝取,作為度過壓力高峰的輔助,反而比一味壓抑更好。」

賀菡懿提醒,抗壓性並非靠硬扛,而是需要充足休息來儲備應對挑戰的能量。對於高敏感族群,功能醫學能幫助整理生活中的壓力源,透過降低刺激、充足休息來儲備體能。這能提升身體對環境壓力的調適能力。

對於精神創傷,在搭配心理諮詢的同時,透過營養介入有助改善體質、降低發炎,賀菡懿說:「當身體舒服了、體能儲備足夠,患者也更有能力去面對過去的創傷。」

日常飲食穩定情緒

賀菡懿建議可以依照個人狀況,選擇不同的飲食方向來幫助穩定情緒:

1. 穩定情緒食物(適合憂鬱傾向者)

海鮮富含omega-3脂肪酸,包括EPA、DHA,研究證實EPA和DHA具有抗憂鬱、抗發炎和神經保護作用。

綠葉蔬菜富含葉酸,有助穩定情緒、抗憂鬱。

足夠的蛋白質,能提供合成神經傳導物的胺基酸;蛋白質還能幫助穩定血糖,避免因血糖波動造成的情緒問題與疲倦。

2. 抗壓食物(適合消化功能良好者)

十穀米、糙米、豆類等雜糧,富含維他命B群。研究顯示,補充B群維他命,有助於改善情緒,對緩解壓力有益。

3. 溫和食物(適合消化不良者)

白飯、魚肉、綠葉蔬菜對腸胃溫和、容易消化,能確保營養吸收,同樣有助情緒穩定。

額外補充營養素

賀菡懿指出,許多人飲食已相當健康,但壓力仍持續影響消化功能。當腸道處於發炎狀態時,會影響營養吸收,單從食物攝取營業可能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根據不同需求,考慮補充特定的營養素:

調節壓力:茶胺酸有助改善情緒,減輕壓力和焦慮症狀。

抗發炎:薑黃、魚油,有助緩解腸胃或皮膚的發炎與不適。

修復與安撫:補充較高劑量的維他命C,因其強大的抗氧化能力,能幫助舒緩發炎反應。

責任編輯:吳宓辰#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進入秋冬,氣溫驟降與濕度降低,許多人的肌膚開始出現乾燥、緊繃、脫皮、泛紅與癢感。皮膚專科醫師黃禎憲醫師建議可依「清潔 → 補水 → 修護 → 鎖水 → 防護」的順序進行日常保養,讓肌膚含水又穩定。

進入秋冬,氣溫驟降與濕度降低,許多人的肌膚開始出現乾燥、緊繃、脫皮、泛紅與癢感。

皮膚專科醫師 黃禎憲 提醒:「秋冬時節是敏弱肌高發期,氣候變化與環境刺激容易破壞角質層屏障。要穩定膚況,重點不只是保濕,而是要修護角質、強化屏障、維持肌膚自我防禦力。」

一、秋冬肌膚警訊:乾、癢、紅、脫屑都是角質層在求救

隨著氣溫下降、室內暖氣使用頻繁,皮膚水分容易加速流失;同時,冷空氣讓血管收縮,導致肌膚代謝減緩、保水力下降。

黃禎憲醫師指出,若出現以下三種情況,就代表肌膚屏障正處於「不穩定狀態」:

1.洗臉後緊繃刺癢、容易泛紅。

2.妝容容易卡粉、浮粉。

3.原本穩定的膚況突然變得乾癢或容易過敏。

此時應選擇溫和修護型保養品,避免使用酒精或高濃度酸類成分,並建立完整的「補水+修護+防護」保養程序。

二、敏弱肌秋冬保養關鍵:三步穩膚法

黃醫師建議可依「清潔 → 補水 → 修護 → 鎖水 → 防護」的順序進行日常保養:

.清潔: 使用中性pH值溫和洗顏產品,避免過度清潔。

.補水: 精華液是秋冬穩膚的第一步,選擇含玻尿酸、神經醯胺等成分,能有效補水並穩定肌底。

.修護: 含外泌體、維他命B5等成分的修護產品,可幫助修復角質與細胞連結。

鎖水與防護: 乳霜與防曬是屏障保護的最後防線,讓肌膚含水又穩定。

延伸閱讀:冬天早晚皮膚特別癢?藥師列「3NG習慣」讓症狀加重:洗熱水澡也算

三、醫師推薦|秋冬肌膚修護 TOP5 明星商品

TOP1. 【保濕精華液】 深層補水 × 鎖水穩定

功效亮點:專利 U-base® Hydra G 結合五重玻尿酸與神經醯胺,深層補水同時強化鎖水屏障,全天維持柔潤彈性。

適合族群: 換季乾敏肌、長時間待冷氣房族群、孕媽與寶寶皆可安心使用。

網友評論:「輕盈質地吸收快,保濕力持久不黏膩,是秋冬穩膚必備No.1!」

TOP2. 【外泌體精華】修護受損 × 穩定膚況

功效亮點:外泌體搭配多胜肽與玻尿酸,啟動肌膚自我修復,改善乾燥泛紅、恢復穩定光澤。

適合族群:醫美術後、乾敏肌、膚況不穩定者。

網友評論:「修護力強又溫和,特別適合膚況不穩或剛做完醫美療程的族群。」

TOP3. 【舒緩乳霜】溫和潤澤 × 鎖住保水力

功效亮點:維他命B3、B5與神經醯胺複合配方,深層潤澤、舒緩乾癢與紅癢,強化肌膚防護屏障。

適合族群:敏弱肌、異位性膚質、寶寶與孕媽皆適用。

網友評論:「清爽不悶膚,親膚性極佳,全家人都能用的一瓶萬用乳霜。」

TOP4. 【全效清透防曬乳】 敏弱肌安心防護

功效亮點:冬眠水仙花 IBR-DORMIN® 結合 AQUAXYL 與 NEUTRAZEN,防曬同時舒緩敏感、維持水潤彈性。

適合族群:敏弱肌、孕媽、兒童、醫美術後者。

網友評論:「延展性高、妝前使用不乾澀,防曬與潤色兼具,一瓶搞定外出保護。」

TOP5. 【外泌體面膜】即時修復 × 補水舒緩

功效亮點:外泌體與多胜肽、菸鹼醯胺搭配 Aquaxyl 保濕科技,一敷即潤、快速修護乾燥疲憊肌。

適合族群:換季乾敏肌、長時間曝曬或術後肌膚、肌膚急需修護時。

網友評論:「敷完肌膚透亮柔軟,緊急穩膚、出差補水都超有感。」

四、Dr.HUANG「1111保養節」開跑|活動期間2025/11/5–2025-/11/12

歡慶品牌15週年,Dr.HUANG推出年度盛事【1111限時特惠】,讓媽媽們一次補足秋冬保養所需:

.人氣商品限時下殺 $1111 起:包含保濕精華液、外泌體修護精華、舒緩修護乳霜等多款明星商品。

.滿千現折 $111(可累折):滿 $1000 折 $111,滿 $2000 折 $222,買越多省越多。

.滿額好禮三重送:

.滿 $1500 贈:全物理修飾防曬乳30ml (價值$890)

.滿 $2500 贈:靚亮膠原蛋白飲8入/盒 (價值$1490)

.滿 $3500 贈:保濕清爽水凝霜50ml   (價值$1150)

.不限金額下單即贈:超級莓果多酚面膜一片,幫助肌膚立即舒緩修護。

 

FAQ|秋冬敏弱肌保養常見問答

Q1:秋冬皮膚容易紅癢,是過敏還是乾燥?

A:多數是因為角質層缺水、屏障受損所導致的「乾燥性敏感」。建議減少含酒精、香料或酸類的產品,改用溫和保濕修護型保養品。

Q2:保濕精華和乳霜哪一個比較重要?

A:兩者缺一不可。精華液補水、乳霜鎖水;搭配使用才能讓水分留在肌膚裡,維持穩定保水力。

Q3:敏弱肌也需要防曬嗎?

A:需要。紫外線會加速老化與破壞膚況,建議使用物理性防曬成分、無香料的防曬乳。

Q4:外泌體是什麼?敏感肌能用嗎?

A:外泌體是近年皮膚醫學的修護新技術,能幫助細胞間溝通與自我修復。Dr.HUANG的外泌體系列皆經安全測試,敏弱肌也可安心使用。

【品牌介紹】

Dr.HUANG 由看診超過百萬人次的皮膚專科醫師 黃禎憲 創立,堅持「創新、有效、溫和、舒適膚感」的理念,專為亞洲敏弱肌設計醫學級保養品。
所有產品皆經皮膚科測試,無添加酒精、人工香料與色素,深受醫師與媽媽族群信賴。


Dr.HUANG專業生醫團隊 https://www.edrhuang.com.tw/
IG∣ https://www.instagram.com/drhuangskincare/
FB∣ https://www.facebook.com/dr.huang.fans/
加入 LINE@好友諮詢: https://drhuang.pse.is/8b63fs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換季、潮濕讓身體起濕疹?從 3 項生活習慣改善,告別肌膚敏感與紅腫癢
惱人「冬季癢」靠5招擊退搔癢不適

文字整理/Sammi 圖文提供/Dr.HUANG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坤達閃兵案50萬元交保。圖片來源:坤達粉專


藝人閃兵案持續延燒,Energy成員坤達(謝坤達)50萬元交保,坦言「知道很多人對我很失望,也讓很多人擔心」,並承諾會全力配合調查。東點娛樂公司CEO、魔術師蔣昊,也在臉書發文自揭「閃兵」往事,懺悔當年「花20萬元吃胖換替代役」的經歷,直言「以為逃的是時間,沒想到逃不掉的是後悔」,從此一輩子和易胖體質共存。

新北地檢署日前發動第三波搜索,針對涉嫌偽造病歷、規避兵役的「藝人閃兵案」持續擴大偵辦。包括修杰楷、陳柏霖、Energy張書偉、小杰(廖允杰)等人皆被拘提到案,其中坤達、修杰楷、陳柏霖、張書偉以50萬元交保,小杰則以35萬元交保候傳。涉案藝人多藉偽造高血壓或精神病歷等方式取得免役資格,金額介於15萬至30萬元不等。

外界對「造假免役」議題群起撻伐,蔣昊在臉書公開自白,坦承自己曾花20萬元「吃胖閃兵」。他以過來人身分揭露內心後悔與代價,貼文曝光後被網友譽為「最誠實的一篇懺悔文」。

蔣昊回憶,當年為了追求成為職業魔術師的夢想,他花半年暴食增重30公斤,只為從一般役改成替代役、縮短服役天數。「那時覺得自己賺到五百多天自由,但後來才發現,真正的代價是一輩子的易胖體質。」每天吃五餐、狂灌奶昔、珍奶,算算餐費就花了20萬,「以為買到的是自由,最後全都報復在身體上」。

他也點出這波閃兵風暴背後的心理共鳴:「每個人都怕浪費時間,都覺得夢想會被耽誤。」但如今回首,他說自己寧願選擇去當兵,因為「當兵不只是打靶、摺棉被,而是學會面對自己」。蔣昊的真情告白引起網友熱議,留言直呼「這篇比任何懲處都更有警醒作用」、「有勇氣承認錯誤,才是真的男子漢」。


藝人修杰楷閃兵案50萬元交保。圖片來源:修杰楷臉書
藝人修杰楷閃兵案50萬元交保。圖片來源:修杰楷臉書


蔣昊文章全文【我花了20萬閃兵】

那年我花了20萬閃兵。不是為了偷懶也不是為了反骨,是為了成為職業魔術師。

我大四就開始接演出,為了有更多機會,還讓自己延畢兩年。但就算再怎麼延畢,每個男生都還是逃不了要面對兵役。

當年查了一下,只要胖個30公斤,就可以從18個月變成14天。等於我可以省下5百多天的日子,繼續衝刺我的事業。

於是我開始「增肥人生」,每天最少吃5餐,餐餐不是麥當勞,就是炸雞薯條。可樂配奶昔,珍奶只喝全糖,每天伙食費要花上一千多元,半年真的讓我胖了30公斤。

站上體重計用103公斤的勝利姿態,成功成為替代役。

那時的我,完全沒想到,吃胖閃兵只是表面「划算」,後面的副作用,才是真正的代價。

因為吃胖讓自己的身體細胞跟胃被撐大,變成易胖體質只要呼吸就會胖,要特別努力才能稍微瘦下來一點。

凡事總有代價要付,就像這週的新聞爆出來,一堆一人一個一個被點名,有人花15萬偽造高血壓、有人花30萬搞假病歷、甚至傳出王大陸砸了360萬閃兵,還有人說他因為氣不過自己多花錢把其他人都抖了出來。

當年以為吃胖買到的是自由是人生,現在才發現這些肥油跟了我一輩子,以為能逃的最後全都回來。

我不是要說誰對誰錯,只是想誠實地告訴你:我也曾經閃兵。

我也曾經以為這樣很聰明,但我錯了。

用半年肥肉換來十四天輕鬆,卻一輩子瘦不回原點。

我不是想批評誰,因為我也曾經一樣。

我懂那種焦慮,懂那種覺得「浪費太多時間,夢想會被耽誤」的恐懼。

但我常想,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一次,我還會不會選擇吃胖閃兵?

不會!我寧願去當兵。

很多人現在也在想:「兵役一年而已,為什麼大家還想逃?」

因為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時間很寶貴,每個人都以為自己的人生特別急。

如果當年選擇當兵,或許比什麼都值得。

不只是打靶、站哨、摺棉被,而是學會「面對自己」這件事,同時還能訓練出強健的體魄,現在說不定也能靠臉吃飯XD

「女子漾」網站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別人對我過敏症」(PATM)患者常因其特殊狀況,承受被社會排斥的巨大精神壓力,圖為情境示意照。(圖:publicdomainpictures.net / Public Domain)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想像一下,如果不是你對別人過敏,而是全世界都對你過敏,會是何種光景?這聽起來像是恐怖電影的情節,卻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神秘病症,被稱為「別人對我過敏症」(People Allergic To Me, PATM)。一名23歲的患者在2024年告訴英國《天空新聞》,「我,就是那個過敏原。」最令人絕望的是,這種病症至今無藥可醫,醫學界對其理解也極其有限。

關於PATM的紀錄,最早並非來自醫學文獻,而是始於2007年的網路論壇。患者們長年來向醫療專業人員求助,卻大多被當成是心理性疾病或精神問題。一名網友在當時寫道:「過去5年我活在地獄裡,我不知為何會引發他人的過敏反應…這讓他們擤鼻子、清喉嚨、打噴嚏,就像周圍全是灰塵。」儘管網路社群日益壯大,甚至有患者上傳影片佐證,但PATM直到約10年後才真正引起科學界的注意。

人體廢氣雲成線索 日研究揪出元凶

科學媒體《IFLScience》報導,近年,日本科學家終於找到了可能的物理性證據。人體會透過呼吸與皮膚,釋放出數百種被稱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的氣體廢物。2023年,一個日本研究團隊決定分析PATM患者皮膚氣體中的VOCs,結果發現了驚人的異常。在75種被分析的皮膚氣體中,一種名為「甲苯」(Toluene)的碳氫化合物,在PATM患者群體中的含量,竟是健康對照組的近40倍。

甲苯是油漆與奇異筆常見的揮發性溶劑,會刺激眼睛、皮膚與呼吸道。日本東海大學化學教授關根嘉香指出,正常情況下甲苯會經肝臟代謝並排出體外,但PATM患者的代謝功能較弱,導致甲苯在血液中累積並從皮膚釋放,證明這種病症確實有生理根據。

科學上的突破並未帶來解脫。儘管找到了可能的元凶,但因「別人對我過敏症」極其罕見,醫學上仍無任何診斷標準或治療方法。患者因此深陷被社會排斥的絕望中,長期承受罪惡感、憂鬱等巨大精神壓力。一名患者便形容,這種處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徹底摧毀了」他們的人生與未來。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