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醫療文獻 網路分享


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

嘉義基督教醫院長期關懷國際醫療發展,今年7月中旬再度前進泰國清邁省大谷地村,展開為期一週的深度醫療服務。此次醫療行動不僅提供中西醫免費義診,並強化健康檢查觀念,進一步推動當地交通安全意識,更與清邁McCormick醫院合作一起為偏鄉診所場地簽訂租賃契約,預計年底前完成診所設置並開幕營運,為當地帶來穩定便利的醫療服務。

中西醫義診為期3天服務超過400人次。

此次醫療團由嘉基與清邁McCormick醫院雙方醫護團隊共同組成,提供為期三天的中西醫義診與針灸、低周波等治療服務,涵蓋急慢性疾病的診療,共服務超過400人次。不同於以往,團隊此次更著重於提升居民對「健康檢查」的重視,透過血壓、血糖、AI心電圖、超音波、尿液及肺結核篩檢等項目,強化「預防醫學」觀念;篩檢結果發現3位心房顫動、1位多發性心室早期收縮,以及多位高血壓與糖尿病新個案,已安排後續轉診,協助居民提早就醫。

玉山銀行也捐贈78包大米、食用油、100套課桌椅及一批樂器等民生與教育物資計新台幣30萬元,以持續強化大谷地社區的整體福祉。

交通安全亦是此次關注的焦點。由於當地以機車代步為主,頭部外傷事故頻傳,玉山銀行捐贈170頂安全帽,透過嘉基至旭日中學舉辦交通安全宣導座談,呼籲學生與家長正確佩戴安全帽,提升行車防護觀念。大谷地村村長韓泰輝表示:「這批安全帽與教育活動正是當地推動交通安全政策所需的實質資源。」除了交通安全設備與宣導外,玉山銀行也捐贈78包大米、食用油、100套課桌椅與樂器等民生及教育物資等計新台幣30萬元,以持續強化大谷地社區的整體福祉。

嘉基副院長劉中賢(中)與清邁McCormick醫院Manode院長(右)及診所場地屋主(左)簽訂三年租賃合約。

此次最具指標性的成果之一,嘉基與清邁McCormick醫院合作於大谷地村建置診所,場址選定於交通便利的村內要地,並由嘉基副院長劉中賢與清邁醫院Manode院長一同為診所場地簽訂三年租賃合約,雙方以現代化多專科診所規模共同投入建設與營運,未來將共同派遣人力進駐提供中、西、牙醫聯合門診、X光超音波及心電圖等設備、血液及尿液等檢驗項目、針灸、藥品及醫療用品等治療服務,預計今年底前完成軟硬體設置並開幕,期打造現代化、長期、穩定、可持續的在地醫療模式。

玉山銀行捐贈170頂安全帽,透過嘉基至旭日中學舉辦交通安全宣導座談,呼籲學生與家長正確佩戴安全帽,提升行車防護觀念。

嘉基院長陳煒表示,泰北偏鄉醫療資源長期不足,居民對公共衛生、健康篩檢與慢性病照護的意識有限。此次除義診服務,更著重提升當地健康識能與交通安全觀念。未來藉由診所的落實經營,將深化醫療陪伴,讓更多居民能夠就近獲得適當診治,邁向健康、安全的生活。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嘉基再赴泰北偏鄉推動深度醫療服務 與清邁醫院合作設立常設診所

新聞圖片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接軌國際醫療實務 弘光科大健管系跨國實習 強化全球照護能力 – 觀傳媒
弘光科大健管系副教授施博文(右3)帶領學生到越南由台商設立診所海外實習。(圖/弘光科大提供)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台商廣佈世界各地,為培育具全球健康照護管理職能的專業人才,弘光科技大學健康事業管理系執行教育部新南向海外實習計畫,前往由台商設立、涵蓋九大科別的越南診所,展開海外實習。實習學生觀察到,越南病歷系統尚未全面電子化,醫療機構進行大規模勞工體檢作業需較長時間,將台灣成熟醫療數位化模式導入,有助於優化當地醫療管理服務。

計畫主持人、健管系副教授施博文表示,學校持續拓展與海外醫療機構的合作,打造多元國際學習平台,鼓勵學生在畢業前累積跨國醫療管理經驗,延續去年暑假高教深耕計畫補助的「強化師生國際移動交流計畫」赴日本參訪後,今年再次深化學生對異地醫療服務與管理的理解與實務操作,帶領三名學生展開為期七周的海外實習。

參與實習的學生柯庭燕分享說,她認為能先於國內醫療機構進行紮實的實習訓練,是成功銜接海外實習的關鍵。越南診所因病歷系統尚未全面電子化,需仰賴大量人力進行紀錄與分類,與台灣醫療行政作業效率形成明顯對比,讓她深刻體認台灣醫療體系的軟實力與珍貴之處。

實習生李承哲則表示,當地醫療機構進行大規模勞工體檢時,單場檢查人數動輒上萬,引發他思考如何優化運作模式與流程設計,在實習期間深入了解「國際SOS」醫療專機轉送服務,與駐診台灣醫師探討實際案例,有位台商突發腦中風,便是透過醫療專機護送返台,整體轉送費用約新台幣三百萬元,顯示國際醫療運輸的重要性與挑戰,也對台商在海外的緊急醫療支援需求也產生濃厚興趣。

另一名實習生柯承佑指出,雖然初抵越南語言不通是一大挑戰,但透過觀察與練習,逐步建立起信心。他認為這段實習旅程不僅讓他學習課堂以外的知識,也開啟他對國際醫療與跨文化工作的興趣,未來甚至考慮到海外發展醫療職涯。

施博文強調,健管系持續推動海外實習與產學合作,致力於提升學生面對國際醫療環境的就業專業職能。此次越南實習不僅讓學生親身體驗不同國家的醫療制度,也培養其語言、溝通與應變能力,為未來職涯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此外,越南當地醫療機構的台灣籍醫師也期盼,未來有更多台灣健管相關科系畢業生加入當地營運團隊,拓展為台商服務能量及提升台灣醫療國際能見度共同努力。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隸屬於科技部之財團法人機構–國家實驗研究院之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STPI)。自2003年開始打造『市場 + 策略 + 專利』之知識創新服務網站,提供產業最新動態與專業觀點。

 市場趨勢報告:國內外科技產業市場趨勢報告,特色之一:微機電及奈米相關議題之通訊、光電、生物技術、先進材料等。
 產業新聞:國內外主要新聞電子報有關重點產業新聞。
 市場報導:最新報導全球及台灣地區高科技產業市場。
 產業策略評析:從創意思考與創新策略,評析企業轉型或升級以提昇市場競爭力。
 專利教室:使研究單位與私人企業,能更積極與堅定的累積對專利情報利用能量,及早建立本身企業的智慧財產權戰略。
 專題聚焦: 以蒐集具前瞻、新興或熱門的產業技術及市場資訊,除彙整其國內外資料之外,並提供資料全文服務。
 產業情報掃描:針對全球網站:官方、學研機構和企業單位,蒐集所公開產業技術研發與市場調查等具高參考價值資訊。
 資料庫或專業網站:訂閱光碟資料庫、科技電子期刊/資料庫,並蒐集國內外高優質免費查詢網站連結。
 全球專利資訊檢索:蒐集台灣、中國大陸、日本、美國、歐洲全球主要地區專利查詢服務網站 。
 全球技術交易網:蒐集全球主要的技術移轉及交易服務網站。
 產業資訊服務電子報:每週五出刊 免費訂閱
 專業資訊諮詢服務:協助會員資訊蒐集(專利、技術與市場)及諮詢服務
 本站文章授權媒體使用:依案件收費,價格面洽。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在智慧醫療與AI快速融合的浪潮下,醫療機構正面臨日益複雜的知識管理與治理挑戰。為強化制度化管理與AI協作應用,必須倚重基礎平台,國內指標型醫學中心率先將team+(企業私有雲協作平台)與AI進行落地整合,成醫院的數位治理中樞平台,協助醫護人員提升作業效率,減輕人力壓力,推動醫療治理邁向智慧化、人機協作的新階段。記者林育如/台北報導

在智慧醫療與AI快速融合的浪潮下,醫療機構正面臨日益複雜的知識管理與治理挑戰。為強化制度化管理與AI協作應用,必須倚重基礎平台,國內指標型醫學中心率先將team+(企業私有雲協作平台)與AI進行落地整合,成醫院的數位治理中樞平台,協助醫護人員提升作業效率,減輕人力壓力,推動醫療治理邁向智慧化、人機協作的新階段。

AI × 醫療新組合!team+引領人機協作潮流進軍醫學中心


國內指標型醫學中心率先將team+與AI進行落地整合,成醫院的數位治理中樞平台。(圖/互動資通提供)

能與企業AI進行整合與確實落地,是互動資通所推動的核心平台之一。因team+的Open API技術和私有雲高資安機制,可與醫療院所現有的HIS等關鍵系統深度串接,同時支援AI模組與流程自動化工具導入,讓臨床醫療人員的經驗與AI輔助診斷模型得以共構醫療知識庫,落實人機協作的新醫療模式。

以國內大型醫學中心為例,成功建立跨科室的數位知識傳承平台,將主治醫師與資深護理人員的實務經驗導入至平台,並藉由輔助臨床決策,以及護理知識傳承,大幅提升應變效率與醫療品質。

舉例說明,資歷較淺的護理人員可直接在team+上詢問護理知識,比如傷口包紮的流程或要特別注意事項,以利盡速協助患者處理問題,提高醫療效率,且降低教育訓練的成本,落實「AI賦能+即時協作」的臨床應用模式。

有鑑於指標醫學中心導入,陸續已有醫院提出需求。互動資通董事長郭承翔表示,隨著智慧醫療發展新趨勢,team+將持續扮演醫學中心與各大醫療機構不可或缺的整合性平台功能,並且同步協助醫療團隊穩健迎向AI驅動的人機協作新未來。

team+是互動資通日前所提出的「GECP」(Government Enterprise Critical Platform政府與企業數位治理中樞平台)核心平台之一,具備高度整合性,串接既有ERP、CRM等系統,且可運用API彈性擴展,協助企業建構其專屬生態系,平台同時支援長期服務機制,確保營運穩定,持續為企業創造數位轉型效益。

郭承翔強調,之所以會創設GECP在軟體業界獨特的「整合性創新商業模式」,有別於傳統軟體廠商各自為政、固守自家產品技術的「各拚山頭」作法。此模式的誕生,源自互動資通秉持「自利利人」的特別企業文化,結合深耕台灣20年、服務數百家中大型企業的實務經驗,所萃取出因應 AI 時代的企業經營心法。他強調,唯有以開放協作的態度,與企業客戶、合作夥伴及系統整合商(SI)攜手深化整合,才能在變動劇烈的 AI 時代,共同協助企業強化競爭力,將數位轉型綜效發揮至最大化。

這篇文章 AI × 醫療新組合!team+引領人機協作潮流進軍醫學中心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KTSF 萬若全報導】

位於東灣奧克蘭(屋崙)的Alta Bates Summit醫療中心,它們的整合醫學部門(integrative medicine)獲得聯邦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批准,開始使用口服中藥臨床試驗,以減緩化療所帶來的不適。

大部分的癌症病人在進行化療後,都會出現許多副作用,有研究證實,中醫針灸可以緩解疼痛等不適,但是對於口服劑仍是一個禁忌,尤其對西醫腫瘤醫生來說是個牴觸。

Alta Bates Summit醫學中心整合醫療主任李穎醫師說:「所以我們現在這也是等於是創造歷史的,因為一般的來說,腫瘤科醫生對此很忌諱。」

Sutter Health旗下,位於奧克蘭的Alta Bates Summit醫學中心整合醫療主任李穎醫師率領的研究團隊,獲得FDA批准,對癌症病人展開中藥口服臨床實驗,將悠久的中醫傳統與西方醫學相結合。

李穎醫師說:「我們現在是就是做的,這個中藥一個輔方中藥製劑,然後在中國是已經被試驗了五十多年,是一個非常安全的製劑,主要是幫助腫瘤病人,在化療的時候的副作用,怎麼樣來減低他們的副作用,這樣的話,因為很多腫瘤的病人在中國的時候,他們對這個傳統的,或者是西方的化療是很有牴觸的,所以中國很多年,一般腫瘤的病人都是中藥一起合起來,就是同時給病人服用,就是化療再加中藥的治療,那我這邊也是我們一直這邊的心願。」

這項臨床實驗就是評估和研究升白口服液對接受化療的癌症病患的安全性,和對於緩解不良反應的效果。

臨床試驗旨在評估升白口服液,能否減輕接受第三輪化療患者的疲勞、疼痛和嗜中性白血球,減少症的可行方案,升白口服液裡頭包含了十多種中藥。

李穎醫師說,2023年開始申請FDA批准這項試驗,來來回回修正許多方案。

李穎醫師說:「所以有很多的標準,還有什麼樣的不可以,包括今天你看到的這幾個病人,其中有一個等了兩年,但是就是他沒有符合,是因為他年齡超過,所以我們的年齡已經是改成到八十歲,但是他兩年以前的時候是合格的。」

下集《活得更健康》,將從癌症病人角度來看中醫治療。

(Copyright 2025 KTSF.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material may not be published, broadcast, rewritten, or redistribut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南投醫院莊宗芳醫師接任副院長。(圖/南投醫院提供)

【今傳媒/記者何秀菁報導】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新任副院長莊宗芳醫師,於8月1日履新。莊副院長為南投在地人,畢業於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並取得中台科技大學醫療暨健康產業管理碩士學位及中山醫學大學醫學博士學位,醫學專長為腎臟內科。

莊副院長曾任職於林口長庚醫院。1999年921大地震發生後,因心繫家鄉與家人,毅然辭去大醫院職務,舉家返鄉,投入南投地區災後醫療服務。儘管當時有私人醫院高薪延攬,他仍選擇醫療資源匱乏的南投醫院,迄今已服務超過25年,從合約醫師一路升任內科主任、醫務秘書,如今通過衛福部的遴選,陞任副院長一職。

莊副院長與現任院長洪弘昌多年合作無間,見證南投醫院從地區醫院擴展為區域級教學醫院,成為南投地區的重要醫療後送中心。他表示,在地服務不僅感受到鄉親溫暖,更與許多長期照護的患者建立深厚情誼。

莊副院長的夫人鍾雨靖現亦於南投醫院擔任護理師,為已故文學家鍾理和之孫女,鍾鐵民之長女,出身文學世家。夫妻倆攜手為家鄉健康努力,堪為南投醫療典範。

除醫療專業外,莊副院長亦熱愛攝影與古典吉他。攝影作品曾獲「虎山盃攝影美學交流賞優選獎」,並於院內展出;他也曾受邀參與2018年西班牙國寶名琴「拉米雷斯製琴工藝講座暨音樂會」演出,展現多元才華。

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表示,南投縣長期醫療資源不足,最需要的就是在地人才的投入與堅守。此次由莊宗芳副院長接任,對強化醫療團隊、守護鄉親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期盼帶領南投醫院邁向更高的醫療品質。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外國人瘋到韓國做醫美,明年開始將不能享有退稅優惠。(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韓國醫美越來越受歡迎,韓國看中相關商機,推出「醫療觀光」,讓赴韓做醫美的外國觀光客都能申請10%退稅,成功引起熱潮。不過近期南韓當局研擬修改新規,做醫美的10%退稅優惠恐只到年底為止,明年開始到韓國醫美要變貴了!

2026年韓國做醫美不能退稅了?

綜合韓媒報導,自明年1月1日起,外國觀光客在韓國接受醫美療程(包含雙眼皮、隆鼻等手術)將不再享有退稅優惠。該退稅制度自2016年推出,旨在促進醫療觀光產業發展並吸引高端消費,但隨著外國醫療旅客人數持續成長,政府認為此政策已達成預期目標,決定不再延長退稅特例。

根據新規定,明年起外國遊客即使在指定醫療機構接受各類美容醫療服務,也無法申請退還約10%的增值稅。這一變動意味著來韓醫美的外國人將無法再享受過去數年提供的稅務優惠,相關醫療機構及業界也將因此調整營運策略。

外國人瘋韓國醫美 人數刷新歷史紀錄

韓國醫美市場之大,根據統計,2024年全年來韓國就醫的外國患者(實際到院人數)達117萬人,刷新歷史紀錄,比2023年的61萬人增加約1.9倍,累計自2009年以來,總人數已突破505萬人。202個國家中,日本以44.1萬人居首,其次為中國26.1萬人、美國10.2萬人、台灣8.3萬人、泰國3.8萬人。

另一方面,外國患者及陪同者在韓國的醫療觀光支出總額推估達7兆5039億韓元,帶動的直接與間接國內生產誘發效益達13兆8569億韓元,附加價值達6兆2078億韓元,外國患者平均每人花費約641萬韓元。其中,使用海外信用卡支付醫療費用的外國患者有91萬9104人,僅皮膚科與整形外科支出就達9449億韓元,超過百貨、免稅店、餐廳、飯店的合計支出,相當驚人。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延伸閱讀:

首爾弘大夜店「免費參觀」設局騙入場 台人遭搶手機逼付錢

U12/中華隊「違規使用投手」被罰款 總教練季軍戰遭禁賽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張孝義/台北報導

台南64歲的劉姓男子在奇美醫院陪護住院的妻子時,因不滿女護理師執行護理指導時的態度,揚言投訴護理師,他卻按壓護理師左胸前之識別證5次,護理師提告性騷擾,台南地院法官審理後,認劉男所為違反醫療法以非法之方法妨害護理師執行醫療業務,判刑3月、得易科罰金。

劉男是於去年8月6日在奇美醫院陪護住院的妻子,對護理師心生不滿,在護理師於病房中教導其妻換藥注意事項而執行護理指導及諮詢等醫療業務時,猝然伸手觸碰並按壓護理師左胸前之識別證(名牌)處,以此方式觸摸護理師之胸部部位得逞。

劉男在法院審理時坦承與護理師發生衝突,且曾向護理師胸前之名牌處伸手,但否認犯罪,辯稱是因護理師態度不佳,伸手想看她的名牌,護理師馬上擋住胸部,他就縮手了。

護理師則指控,劉男之妻並非她負責的病床,她只是協助同事,當她詢問是否準備換藥用品及何人學習換藥的時候,被劉妻及劉男認為她態度很差,說要申訴她。劉男直接伸手觸碰她掛在左胸前的識別證且往下按壓3下,她說「你不能隨便碰我」,劉男說要看她的名字,說完後又稱「不然我跟你道歉」,她往後退一步,但劉男手未放下又繼續伸手按壓她左胸前識別證2下,她再說了一次「你不能隨便碰我啊」。

法官傳喚護理師的同事黃姓護理師出庭,證稱當時在病房外聽到比較大聲像爭執吵架的聲音,她就進去病房,看到病人家屬用手戳護理師的左胸口識別證好幾下,她於是去找護理長協助。

法官認為,劉男猝然伸手觸碰、按壓護理師左胸前之識別證處,因該處緊貼護理師胸部,就一般社會觀念而言,自屬相當私密且與性或性別有關,不容他人隨意碰觸之身體部位;又劉男僅因其個人對護理師有所不滿即採取這種舉動,衡情已足使護理師感到敵意、冒犯,不當影響護理師工作之進行,益見劉男所為確合於性騷擾之定義甚明。

法官並認為,劉男除了性騷擾,其行為更是對領有中央主管機關核發之護理師等醫事專門職業證書的人員,影響護理師的正常工作,違反醫療法之以非法之方法妨害告訴人執行醫療業務,因此依從一重之非法妨害醫事人員執行醫療業務罪處斷,判處劉男徒刑3月、得易科罰金。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片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軍法傳票傳喚賴總統 台灣自治政府「臨時總統」聲押禁見

鍾文智落跑 審判長交付人審會、受命法官移送職務法庭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 大成報記者吳非羽/臺中報導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8/1於臺中榮總,舉辦114年度醫療機構永續發展中高階主管研習班「智慧醫療研討會」,主委嚴德發致詞指出,近年健保財務持續面臨嚴峻挑戰,醫療資源配置與支付制度改革成為必須面對的重大議題。隨著高齡化、慢性病常態化、醫療科技迅速發展,醫療支出壓力遽增,尤其衝擊第一線醫療院所的經營與人力調度。未來健保支付制度勢必邁向更嚴謹與效率導向,醫療機構須更積極回應「提升醫療價值」的政策要求,在兼顧品質與成本的同時,強化永續經營能力。

嚴德發指出,總統賴清德上任成立「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聚焦智慧醫療和癌症防治。中榮積極響應,建置智慧病房、醫療自動化設備,是整合式精準醫療的典範。

而輔導會醫療體系肩負照顧榮民眷屬及國人健康的使命,必須走在最前端落實「健康臺灣」醫療政策,適時調整醫院教學研究、經營管理等策略,提升核心醫療品質,提供全民優質醫療服務。

各級榮院也需積極響應行政院「健康臺灣深耕計畫」,著手「優化醫療工作條件」、「規劃多元人才培訓」、「導入智慧科技醫療」、「社會責任醫療永續」4大方向,結合在地需求與創新構想,挖掘醫療體系或制度的問題,提出創新多元提案、推動具體改善措施,強化分級醫療與垂直整合,投入醫療環境改善與智慧化升級。

嚴德發也盼健保署協助爭取補助輔導會36億元經費,讓榮民醫療體系可以協助國家全面提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環境。

這次研習班學員,包括各榮總院長、副院長、各分院院長、副院長及各部科室主管,以及輔導會各處會醫療業務相關人員;課程邀請中央健康保險署副署長龐一鳴、資訊處處長李建璋,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產學創新研究學院所長廖元甫,分別講授「健保數位改革」、「建立韌性智慧的醫院資訊系統」及「大型語言模型LLM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等主題。

同時參訪中榮的智慧病房、全自動智能檢驗室及機器人應用,展現臺灣醫療科技創新能量。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分享文章

為落實消防人員職場安全與健康照護,基隆市消防局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工作安全作業輔導團隊(Local 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 L-PMO)」,共同規劃醫療駐點服務。邀請專業醫療人員8月下旬起定點定期進駐,提供同仁健康諮詢、心理輔導與職場照護建議,守護第一線打火英雄的身心健康。

基隆市消防局推駐點醫療服務、關注消防員身心健康

駐點團隊由「職業醫學專科醫師」與「諮商心理師」組成,提供心理與身體健康免費及匿名的諮詢服務,對於消防人員的身體及心理健康,提供更深入的分析與診療建議。

駐點服務內容涵蓋範圍廣泛,包含職業病防治及鑑定、一般疾病及健康問題個別諮詢、健康管理分級及健康檢查報告分析與說明、 憂鬱症、壓力因應、危機處理、人際議題、家庭議題等情緒困擾、藥物濫用、睡眠障礙、創傷壓力症候群、個別心理諮詢等。

消防人員長期處於高壓、高風險的工作環境,經常面對緊急災害、重大事故與生命救援等情境,容易造成心理壓力累積,甚至引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等心理健康問題。如果未能及時發現與處理,可能進一步影響工作表現與生活品質,甚至危及個人健康及安全。

基隆市消防局推駐點醫療服務、關注消防員身心健康

基隆市消防局藉由醫療駐點服務,提供安心、保密且專業的協助管道,讓每一位同仁都能獲得適時的關懷與支持。基隆市消防局長游家懿表示,將持續透過跨領域專業合作,導入職業安全衛生的管理思維,深化基層健康照護,一起打造安全溫暖的工作環境。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