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外泌體文獻 網路分享


國璽幹細胞(6704)接獲越南合作夥伴VRISG通知,脂肪來源間質幹細(GXIPC1)治療第一型糖尿病完成第一期臨床試驗結案報告,獲越南衛生部證明書(補充113/12/09重訊)(10/21 股價28.75元)



作者 : Genet

序號 1 發言日期 114/10/21 發言時間 17:13:22
發言人 邱淳芬 發言人職稱 總經理 發言人電話 (03)658-5959
主旨:本公司接獲越南合作夥伴VRISG通知,脂肪來源間質幹細(GXIPC1)治療第一型糖尿病完成第一期臨床試驗結案報告,獲越南衛生部證明書(補充113/12/09重訊)
符合條款  第 44 款 事實發生日 114/10/21

說明
1.事實發生日:114/10/21
2.公司名稱:國璽幹細胞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發生緣由:
一、研發新藥名稱或代號:GXIPC1(怡導速)。
二、用途(相關訊息連結:台灣藥品臨床試驗資訊網或合格之國外機構資訊網連結網址):第一型糖尿病 (ClinicalTrials.gov ID:NCT05308836)。
三、預計進行之所有研發階段:脂肪來源間質幹細胞(GXIPC1)完成越南第一期臨床試驗結案報告,並取得越南衛生部證明書,本公司將尋求技術授權或策略合作對象。
四、目前進行中之研發階段:
(一)提出申請/通過核准/不通過核准/各期人體臨床試驗(含期中分析)結果:
依越南衛生部(Ministry of Health)科學、技術與培訓局(Department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raining)所發出函文(文號:/ CN-K2DT),脂肪來源間質幹細胞(GXIPC1)研究報告之驗收結論已由國家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委員會於會議中審議通過,越南衛生部給予證明書
(二)未通過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許可、各期人體臨床試驗(含期中分析)結果未達統計上顯著意義或發生其他影響新藥研發之重大事件者,公司所面臨之風險及因應措施:不適用。
(三)已通過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許可、各期人體臨床試驗(含期中分析)結果達統計上顯著意義或發生其他影響新藥研發之重大事件者,未來經營方向:
本公司將進行後續尋求技術授權或策略合作對象。
(四)已投入之累積研發費用:因涉及未來授權談判資訊,為避免影響授權金額及保障投資人權益,暫不揭露。
五、將再進行之下一研發階段:
(一)預計完成時間:不適用。
(二)預計應負擔之義務:不適用。
六、市場現況: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統計,2024年全世界糖尿病人口為5.89億人,推估2050年將上升至8.53億人;而治療糖尿病醫療費用亦逐年攀升,由2024年1.015兆美元上升至2050年1.043兆美元。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統計顯示,越南是糖尿病患者發病率較高的亞洲國家之一。此外,越南糖尿病人數近十年已成長一倍,IDF統計資料指出越南目前約有399.4萬成年人患有糖尿病,顯見糖尿病已對越南當地及全球造成相當嚴重的健康威脅及經濟負擔,同時也是糖尿病藥物及治療方法的潛在市場。
6.因應措施:無。
7.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
本則重大訊息同時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9款所定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
新藥開發時程長、投入經費高且並未保證一定能成功,此等可能使投資面臨風險,投資人應審慎判斷謹慎投資。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日本科學家發現兩種幹細胞譜系,分別負責形成牙根和齒槽骨,為未來牙齒再生治療帶來希望。圖為牙科治療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日本研究團隊近日發現兩種獨立的幹細胞譜系,分別負責形成牙根和周圍的齒槽骨(alveolar bone),並揭示了引導其發展的訊息傳導網絡。這項突破性發現,為未來再生牙齒和骨骼的治療,特別是針對牙髓、牙周組織和骨骼的創新幹細胞療法,奠定了基礎。

根據科技新聞網站《SciTechDaily》報導,牙齒再生一直是牙科醫學的遠大目標,目前主要依賴植牙、假牙等人工替代品,但無法完全複製天然牙齒的複雜性。

為此,由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牙周病學系助理教授永田瑞與德州大學休士頓健康科學中心(UTHealth)的奧野和枝博士(Wanida Ono)共同領導的國際團隊,利用基因改造小鼠和譜系追蹤(lineage-tracing)技術,深入探討幹細胞在牙齒發育中特化的分子機制。研究結果於7月1日和2日,以兩篇系列論文形式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CXCL12與PTHrP細胞 分別負責牙根與齒槽骨

研究團隊辨識出兩種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群體,產生兩個不同譜系:一個與牙根發育密切相關,另一個則與齒槽骨形成相關。

第一個譜系源自牙根頂端乳突(apical papilla)內表達CXCL12蛋白的細胞。透過Wnt訊息傳導途徑,這些細胞能分化為造齒細胞(odontoblasts)、牙骨質母細胞(cementoblasts),甚至在再生條件下分化為齒槽骨成骨細胞(osteoblasts)。

第二個譜系集中在牙囊(dental follicle)中,表達甲狀旁腺素相關蛋白(PTHrP)的細胞可分化為成骨細胞、韌帶纖維母細胞和齒槽骨成骨細胞。永田解釋,需抑制Hedgehog–Foxf途徑,才能促進PTHrP細胞分化為齒槽骨成骨細胞,這揭示了獨特的牙齒特異性骨形成機制。

為再生牙科療法奠定基礎 開啟治療新希望

永田教授展望未來表示:「我們的發現為牙根形成提供了機制框架,並為牙髓、牙周組織和骨骼的創新幹細胞再生療法奠定基礎。」這項研究為實現真正的牙齒再生治療開啟了新的希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記者 陳聖偉 / 報導

星誠細胞生醫日前受邀前往杜拜參加「2025 台灣醫療與健康博覽會 – 杜拜展」(Taiwan Medical & Wellness Expo – Dubai Edition),並於展會期間正式與 Aivita Health Group 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宣布旗下品牌「SIUPI 修秘」正式進軍中東市場,跨出國際舞台的重要里程碑,展現其在皮膚能量傷口修復領域的研發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本次展會於 10 月 4 日至 5 日在杜拜國際金融中心(DIFC)Capital Club 舉行,聚焦「精準醫療 × 再生醫學 × 醫美創新」,匯聚中東地區醫療、學術與投資界的重要人士。Aivita Health Group 於杜拜在地長期深耕再生醫學與醫療教育,選擇與星誠細胞生醫攜手合作,將於臨床研究、醫療教育與產品導入三大領域展開合作,推動再生醫療於中東市場的臨床應用與產業落地。

星誠細胞生醫與Aivita Health Group 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照片/星誠細胞生醫提供

外泌體科技驅動修復新革命 打造能量術後修護再生

近年放射治療與能量醫學技術快速進步,但能量治療的術後皮膚修復仍是關鍵挑戰。星誠細胞生醫以「皮膚能量傷口修復專家」為定位,長期專注外泌體與再生醫學技術研發,聚焦細胞外泌體製劑、乾淨傷口修復藥物及醫美術後修復三大研發方向,致力於改善放療與醫美能量術後的皮膚恢復品質。

透過與國內雙和醫院等醫學中心及醫療診所合作,結合皮秒雷射、電波等能量術後修復療程,累積超過上千人次臨床體驗與好評。星誠期望從放療術後的肌膚修護到醫美能量術後保養,讓肌膚修復方案真正走入全方位應用。

「SIUPI 修秘」系列採 TFDA 認證的 3A-GTP 全自動化醫療設備生產,修秘晶露外泌體濃度高達 2,000 億顆,不僅應用於醫美術後修復與保養,同時具備作為高階妝品原料的潛力,能延伸至再生醫學與保養品開發。目前修秘產品在台灣已與上百間醫療單位及美容中心合作,結合能量療程並導入臨床應用,成為能量術後修護與再生醫學結合的代表品牌。

深化國際布局 邁向亞洲領先再生醫學企業

星誠細胞生醫董事長王俊翔表示:「與 Aivita Health Group 的合作,是星誠深化國際布局的重要里程碑,象徵我們從亞太市場邁向中東地區,持續擴大全球再生醫學合作版圖。」星誠將以此次 MOU 為國際合作的起點,深化外泌體與再生醫學於臨床修復領域的應用,並推動能量術後修復技術於中東市場的實際落地。未來,公司將持續擴大與全球策略夥伴的合作版圖,加速產品臨床驗證與商業化進程,朝向亞洲領先、全球佈局的再生醫學企業邁進。

這篇文章 星誠細胞生醫攜手 Aivita Health Group 宣告「SIUPI 修秘」正式進軍中東市場簽署 MOU 推動再生醫學臨床應用與國際合作 最早出現於 火報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永立榮攜手LuVaii露琺意與日本ROLAND Beauty Lounge簽署外泌體國際合作協議。圖為日本RBL創辦人羅蘭(左一)、露琺意創辦人阮丞輝(左二)、永立榮董事長簡奉任(中)。(圖/永立榮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灣首家擁有「羊水幹細胞培養技術」專利的永立榮生醫今(7)日公布9月合併營收達801.5萬元,年增率高達105.41%;累計前九月合併營收達6,477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2.62%,雙雙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另外,永立榮也結盟露琺意醫美集團,以及日本第一男公關創立創辦的RBL,推動外泌體。

外泌體因具備修復、抗老化、促進膠原增生等多重功效,已成為再生醫美領域最受矚目的創新原料。永立榮指出,隨著高端保養品市場熱度延續,旗下「小鹿羊水外泌體」系列產品銷售暢旺,並陸續拓展美容保養ODM合作,推升9月營收穩步成長,在兩岸市場建立口碑,成為醫美診所與美容品牌的重要供應來源,顯示外泌體應用已邁入商業化爆發期。

永立榮已取得5項國際化妝品原料的新型外泌體原料,並同步發展以鹿羊水、鹿茸及鹿臍帶的外泌體應用在再生醫材、保養品與保健食品。為加速外泌體商業化全球佈局,永立榮9月啟動竹北外泌體創研先導製造中心,日前與馬來西亞醫美第一品牌DR.KO簽署合作備忘錄,近日再與LuVaii露琺意醫美集團及日本知名品牌ROLAND Beauty Lounge(RBL)簽署「外泌體國際合作協議」。

RBL為羅蘭ROLAND在2018年創立,在日本已設有150家直營與加盟據點、年營收突破200億日圓,為日本男性美容與肌膚管理的代表品牌;本次更是首次導入外泌體技術。LuVaii露琺意則橫跨13國市場,在台灣、美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泰國等地擁有逾200家據點,並具備GMP等級的生產與臨床應用能力。

永立榮指出,他們會擔任核心研發與供應角色,提供高品質外泌體原料與配方,共同開發外泌體高機能保養與護髮系列產品,進軍快速成長的亞洲醫美市場;董事長簡奉任說:「這不僅是一項產品合作,更是外泌體產業鏈的國際輸出。結合三方優勢將讓外泌體技術從研發走向全球品牌舞台,並強化永立榮在亞洲醫美產業鏈的上游地位。」

永立榮強調,未來將持續以外泌體商業化應用鞏固現金流,同步推進新藥臨床專案。旗下男性勃起功能障礙新藥UA002已獲我國食藥署核准進入臨床IIa期;乾眼症新藥UB003亦持續推進中。

另,根據國外研究機構報告,全球醫學美學市場預計將從2024年的254.8億美元,以13%年複合成長率擴張至2032年的678.9億美元。外泌體結合「科技×醫學×美學」優勢,正成為下一波醫美創新焦點。

簡奉任指出,外泌體是未來十年醫美與再生醫學的核心。永立榮將以創新研發、品牌合作、國際布局三大引擎推動外泌體全球化輸出,並以商業化成果回饋股東,開啟公司新一輪成長循環,推動產業創新,強化台灣生技在全球的影響力。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2025/10/2 18:36(10/3 11:48 更新)



圖右為長聖董事長劉銖淇。(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何秀玲台北2日電)再生醫療公司長聖宣布,將以新發行普通股0.333股換取聖展生技普通股1股,換股總金額約新台幣17億元,此次交易換股基準日訂於2026年1月13日,完成後聖展生技將成為長聖100%持股子公司,將使長聖從癌症免疫治療拓展布局至腦神經退化疾病。

長聖今天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長聖董事長劉銖淇表示,聖展雖成立僅2年半,卻已在外泌體技術領域嶄露頭角,有2個核心技術平台及3個主要專利,運用基因工程與人工智慧(AI)藥物設計軟體,開發出外泌體藥物平台,為部分神經退化性疾病帶來新契機。

劉銖淇表示,聖展生技旗下2大核心技術包含多巴胺轉運蛋白外泌體(dEV)治療帕金森氏症,以及整合素外泌體(iEV)治療中樞神經疾病,均已進入臨床前開發階段;聖展生技計劃於年底啟動2項新藥的Pre-IND(臨床前與美國FDA溝通會議),並完成涵蓋美國、歐洲、日本、中國、澳洲及台灣的專利布局。

他指出,此次併購將聖展的外泌體藥物平台,與長聖既有細胞治療技術結合,形成癌症免疫治療與神經退化疾病治療的雙核心布局,藉由與聖展結合,長聖將同時掌握細胞治療與神經靶向外泌體創新平台,建立從癌症到腦神經退化疾病的新藥研發鏈。

劉銖淇也表示,外泌體與細胞治療是未來10年的生技核心,此次併購結合2家公司的技術與研發優勢,隨著再生醫療製劑條例上路,未來在完成第二期臨床並證實安全性與初步療效後,有望率先取得5年臨時藥證,加速全球授權與臨床布局。(編輯:林家嫻)114100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臉部細紋往往被視為歲月的標記,但其實頭皮老化速度比肌膚快上六倍!白髮、出油、斷裂、扁塌與頭皮屑,都是「髮齡」加速的明顯徵兆。一絲白髮,比細紋更快洩露年齡!要真正逆轉這個困境,必須從源頭著手。台塑生醫《Dr’s Formula逆齡喚黑系列》提出不同解方:以外泌體科技代替染劑遮掩,從髮源養黑,讓髮絲自然回春。

外泌體+三重喚黑因子,黑髮科學新突破

在護膚領域風靡多年的「外泌體」,如今正式跨入髮肌保養,開啟一場黑髮逆齡的新革命。它的獨特性在於能傳遞喚黑訊號,把活性成分準確送進根源,激活喚黑能量。《Dr’s Formula逆齡喚黑系列》運用 Phyto-EV 專利技術,將傳統本草裡被譽為養髮聖品的何首烏,結合富含礦物與營養的昆布,製成「雙重植物外泌體囊泡」。這些外泌體囊泡如同專屬的能量膠囊,直達髮根核心,喚活髮肌,提升髮絲烏黑亮澤,此外更搭載品牌獨家MelanBloom 三重喚黑因子,幫助根源激活5倍黑髮動能,增強2.4倍快速傳導,讓白髮問題獲得根本性的改善;對於消費者來說,這代表黑髮不必依賴化學染劑遮蓋,而是能透過科學方式自然養黑,不僅能維持黑、延緩白、還具有強化髮根、對抗紫外線與環境壓力造成的損害,讓頭皮重新煥發年輕能量,為髮肌保養開啟全新篇章!

外泌體髮肌保養正流行:逆齡黑髮,不靠染也能回春!

針對頭皮性質的精準洗護

和臉部保養一樣,頭皮也存在不同狀態,需要依個人需求對症照護。《Dr’s Formula逆齡喚黑系列》特別設計兩款洗護選擇,讓消費者能依據頭皮問題精準挑選。「逆齡喚黑洗髮精-強韌豐盈款」針對油脂分泌旺盛、容易扁塌和伴隨異味的族群,配方能有效調理油水平衡,強化髮絲支撐度,讓髮根重新挺立,恢復自然蓬鬆感。「逆齡喚黑洗髮精-柔韌保濕款」則針對乾燥出屑、髮絲脆弱易斷的狀態,注入滋潤修護因子,幫助髮絲補水同時增強韌性,減少斷裂與毛躁。除了洗髮精之外,系列還推出了兩大升級配方:「逆齡喚黑護髮素」能直接接觸頭皮,軟化角質、幫助深層代謝、注入喚黑能量;而新一代「逆齡喚黑豐盈養髮精華」則是專為頭皮老化問題研發的喚黑抗老養髮液,與第一代相比,不只能提升五倍的黑耀力,還能達到逆轉白的效果,從根源賦活黑髮生機。全系列提倡居家就能達到高效抗老養護,透過「洗 → 護 → 養」三步驟,每一步都不僅僅是日常清潔,而是一場關於美髮科學的養護儀式,將日常洗護轉化為專屬的逆齡專科體驗。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洪凱音

台灣外泌體公司攜手日本豐田控股公司,搶攻全球再生醫學版圖;左為台灣外泌體董事長洪奇昌、右為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洪凱音攝影/洪凱音台北傳真)
台灣外泌體公司攜手日本豐田控股公司,搶攻全球再生醫學版圖;左為台灣外泌體董事長洪奇昌、右為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洪凱音攝影/洪凱音台北傳真)

外泌體(Exosome)技術被譽為「下一個AI產業」,將帶動醫療創新、引爆資本市場熱度。台灣外泌體股份有限公司(TEC)14日宣布,與百年企業集團日本豐田Holdings株式会社(簡稱豐田控股公司)共同成立「日本外泌體株式會社」 (日本エクソソーム株式会社),正式啟動跨國戰略合作;此舉整合「台灣技術創新 × 日本製造 × 全球市場通路」,打造新世代亞洲生技聯盟,預期將重塑全球再生醫學產業版圖。

台灣外泌體董事長洪奇昌指出,今年將是全球生技產業結構轉折的關鍵年;洪奇昌透露,台灣的優勢是產、科、學、研等四方面結合,整合能量為全世界最優秀,不僅在半導體嶄露頭角,生技產業的共同努力也是有目共睹,選定日本跨國合作,起因於日本醫療技術外,還有多名諾貝爾得獎的成果,相信未來生技產業將成為下一座台灣護國神山群。

洪奇昌透露,今年7月9日已在東京正式完成日本註冊、成立「日本外泌體株式會社」,未來以日本熊本為發展基地,並也選定當地合作夥伴,未來將開拓當地市場、提供醫療院所臨床級細胞製品與保健應用。

洪奇昌表示,台灣有政策支持、研發能量與國際合作優勢,正從生產基地升級為亞洲生醫創新的核心引擎;此次台日聯盟,不只是企業合作強強聯手,更奠定台灣正式走上國際生醫資本舞台的領航地位。

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表示,大家都知道豐田在日本是超過百年的汽車產業,穩定不再只是目標,創新才是使命,豐田家族一直在思考未來百年可以留下什麼?答案是要持續開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醫療等全新領域,豐田浩之指出,在台灣邂逅了革命性的外泌體技術,細胞培育技術讓人驚嘆,將與TEC合作,承諾豐田會長期支持這項新技術,並以熊本為發展基地,擴展到全日本設立專用診所。

依據國際研究機構指出,2024年全球外泌體市場規模已達45.8億美元,2034 年更將成長至241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8.3%。市場分析認為,外泌體將成為「繼AI之後」最具投資價值的新興產業。再生醫學中,外泌體與NK細胞治療並駕齊驅,形成雙引擎驅動的黃金賽道,吸引國際資金加速布局。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當心飯碗被搶走!AI恐取代1億個工作機會 2行業成海嘯第一排
美股10月恐爆3駭人危機!華爾街老將急示警:同時發生恐崩30%
台積電非首選…為何愛把錢放高股息?老散戶真心話:退休金最大敵人是它!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好房網News記者李佳慧/台北報導

 

外泌體在癌症治療、再生醫學、醫美護膚等多領域廣泛應用,去年全球市場規模達45.8億美元,預估將以年複合成長率18.3%的躍進高速成長。台灣外泌體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Exosome Company,TEC)與日本豐田Holdings株式会社(豐田控股)7月共同成立「日本外泌體株式會社」(日本エクソソーム株式会社),以外泌體與NK細胞治療為雙引擎,結合台日研發與製造優勢,推動全球健康醫療市場發展。

 

台灣外泌體公司董事長洪奇昌、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昨(15)日前往總統府拜會,獲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接見後,緊接著拜訪台日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洪奇昌表示,這次與豐田控股在生物科技與細胞治療研發上展開合作,奠定作強強聯手的局面,尤其TEC在創辦人陳振興的近年努力下,打造了深厚基礎,藉由台日合作結合兩地研發量能,從細胞基礎醫學到細胞治療應用,打造新世代亞洲生技聯盟。

▼左三起台灣外泌體董事長洪奇昌、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在總統府合影。

日本外泌體株式會社由陳振興出任董事長,除了引進更多合作伙伴,同時與日本當地相關實驗室及細胞製劑工廠展開合作,提供醫療院所臨床級細胞製品與保健應用,未來會進一步推進歐美與東南亞市場。「醫療需要創新與革命,看好外泌體在全球市場的前景。」豐田浩之指出, 台灣擁有最強的技術,日本有最好的品質,期待雙方聯手以亞洲為起點走向全球,預期將重塑全球再生醫學產業版圖。

 

台灣外泌體公司(TEC)具有臨床等級、非基因編輯通用型NK細胞製備的平台,全球目前有六間公司與單位具備這項能力,TEC除了是最新通過認證之公司,更是台灣首家取得衛福部FDA認證的NK細胞製備廠,具備「免疫細胞製劑、外泌體研發、產學醫臨床驗證」三大製程優勢,相關研究涵蓋癌症、自體免疫、神經退化及抗衰老等臨床領域,擁有創新生醫科技的研發能量。

台灣外泌體董事長洪奇昌、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拜訪台日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前合影。
▼台灣外泌體董事長洪奇昌、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拜訪台日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前合影。

 

 

董事長洪奇昌認為,外泌體、免疫細胞與再生醫學技術,不僅是臨床應用的新戰場,更是資本市場布局的熱區,2025年將是全球生技產業結構轉折的關鍵年;加上台灣《再生醫療雙法》與「健康台灣」政策推動,TEC研究團隊擁有10年以上細胞製程研發經驗,將在法源基礎下積極突破創新,在全球外泌體與再生醫學領域中展現競爭力,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TEC營運長暨技術長林杰良分享,外泌體就像是「細胞之間的快遞員」,可傳遞生理訊息,於免疫調控與神經相關研究中,具潛在應用價值。TEC目前正以臨床試驗等級的自然殺手(NK)細胞提供研究用途,包括林口長庚醫院進行自體NK細胞進行大腸癌臨床I期治療研究,以及台南成大醫院進行異體NK細胞胰臟癌、膽管癌臨床的I/II期治療研究。

 

▼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台灣外泌體公司創辦人陳振興。
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台灣外泌體公司創辦人陳振興。

 

.

 

TEC表示,透過累積經驗、再精進的研發與國內外合作策略開展,將持續精進研發,推動外泌體應用研究,期望未來促進臨床照護模式的革新與提升。同時也會推動產品與技術安全優質化、臨床標準化、人才培育與跨國合作,串聯亞洲與歐美市場,以再生醫學的「國際驅動核心」為願景,引領台灣外泌體生技產業蓬勃發展,稱霸全球,成為台灣下一個護國神山,開創再生醫學兆元新藍海商機。

更多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外泌體技術近年已成為全球生技產業的重要研發趨勢,隨著再生醫學與精準醫療概念的興起,外泌體相關研究逐漸擴展至材料、檢測、細胞研究等多元領域,帶動新一波科技與產業革新。台灣外泌體股份有限公司(TEC)以深厚的研發實力與跨國合作經驗,持續推動技術應用研究與產業鏈發展,展現台灣在國際生技舞台的創新潛力。

TEC表示,公司以多年累積的技術經驗為基礎,將持續精進研發能量,推動外泌體相關產品與技術的品質、安全及標準化流程,同時強化與國內外學研單位、產業夥伴的合作交流,促進外泌體科技於不同應用場域的落實與驗證,為台灣生技產業建立更具競爭力的技術平台。

展望未來,TEC將以「再生醫學國際驅動核心」為願景,積極串聯亞洲與歐美市場,推動跨國合作與產業整合,期盼持續為生技產業注入創新動能,促進台灣於全球外泌體與再生醫學領域的能見度與影響力。

圖:台灣外泌體有限公司提供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在癌症治療、再生醫學、醫美護膚等多領域廣泛應用,外泌體成為全球生技產業焦點,去年全球市場規模達45.8億美元,預估將以年複合成長率18.3%的躍進高速成長。台灣外泌體(Taiwan Exosome Company,TEC)與日本豐田 Holdings株式会社(豐田控股)7月共同成立「日本外泌體株式會社」(日本エクソソーム株式会社),以外泌體與NK細胞治療為雙引擎,打造新世代亞洲生技聯盟,結合台日研發與製造優勢,推動全球健康醫療市場發展。

台灣外泌體董事長洪奇昌、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今(15)日前往總統府拜會,獲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接見後,緊接著拜訪台日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洪奇昌指出,這次與尋求創新的豐田控股在生物科技與細胞治療研發上展開合作,奠定作強強聯手的局面,尤其TEC在創辦人陳振興的近年努力下,打造了深厚基礎,期待藉由這次的台日合作,結合兩地研發量能,從細胞基礎醫學到細胞治療應用,開拓出不同面向的成果。

cnews124251015a04

豐田浩之表示, 醫療需要創新與革命,看好外泌體在全球市場的前景,台灣擁有最強的技術,日本有最好的品質,期待雙方聯手以亞洲為起點走向全球,透過這次合作創造出更大的突破。日本外泌體株式會社由陳振興出任董事長,除了引更多進合作伙伴,同時與日本當地相關實驗室及細胞製劑工廠展開合作,提供醫療院所臨床級細胞製品與保健應用,未來會進一步推進歐美與東南亞市場。

TEC具有臨床等級、非基因編輯通用型NK細胞製備的平台,全球目前有六間公司與單位具備這項能力,TEC除了是最新通過認證者,更是台灣首家取得衛福部認證的NK細胞製備廠,具備「免疫細胞製劑、外泌體研發、產學醫臨床驗證」三大製程發展優勢,相關研究涵蓋癌症、自體免疫、神經退化及抗衰老等臨床領域,擁有創新生醫科技的研發能量。

洪奇昌指出,2025年將是全球生技產業結構轉折的關鍵年。 外泌體、免疫細胞與再生醫學技術,不僅是臨床應用的新戰場,更是資本市場布局的熱區。加上台灣《再生醫療雙法》與「健康台灣」政策推動,TEC研發團隊擁有10年以上細胞製程研發經驗,將在法源基礎下會積極突破創新,在全球外泌體與再生醫學領域中展現競爭力,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cnews124251015a05

TEC營運長暨技術長林杰良表示,外泌體就像是「細胞之間的快遞員」,可傳遞生理訊息,於免疫調控與神經相關研究中具潛在應用價值。TEC目前正以臨床試驗等級的自然殺手(NK)細胞提供研究用途,包括林口長庚醫院進行自體NK細胞進行大腸癌臨床I期治療研究,以及台南成大醫院進行異體NK細胞治療胰臟癌、膽管癌臨床I/II期研究。

TEC表示,透過累積經驗、再精進的研發與國內外合作策略開展,將持續精進研發,推動外泌體應用研究,期望未來促進臨床照護模式的革新與提升。同時也會推動產品與技術安全優質化、臨床標準化、人才培育與跨國合作,串聯亞洲與歐美市場,以再生醫學的「國際驅動核心」為願景,引領台灣外泌體生技產業發展。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凍卵三大新主力族群   醫曝「這年齡」前成功率最高、費用最低

她洗腎20年爆「餓骨症候群」全身劇痛!   三總AI系統救回命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