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健康編輯


葡萄牙足球巨星 C 羅(Cristiano Ronaldo)近日再度接受英國知名主持人摩根(Piers Morgan)專訪,身為年過 40 歲卻依舊保持頂尖體態的運動選手,C 羅分享與他年紀相近的 NBA 洛杉磯湖人球星詹姆斯(LeBron James)在這方面也做得很好,不過後面卻補虧對方一句「但我頭髮比他還多」,引發不少笑料。

延伸閱讀:C 羅求婚喬治娜巨鑽婚戒曝光!珠寶專家估價高達 1.4 億台幣!

C 羅公開讚賞詹皇保養身體讓他感到敬佩!後面補虧「但我頭髮比他還多啦!」

C 羅與 LeBron James 都已經年滿 40 歲,但兩人目前皆依然在各自的運動賽場上維持競爭力,被球迷視為運動界的不老傳奇。這回 C 羅接受 Piers Morgan 專訪的過程中,就公開表示除了他自己之外,LeBron James 在保養身體方面也令他感到佩服:「他跟我年紀差不多,但他也持續還在打籃球。」展現出惺惺相惜的敬意,不過 C 羅後續卻突然補上一句:「但我頭髮比他還多啦!」並還故意摸了一下自己的濃密頭髮,讓一旁主持人 Piers Morgan 也不禁笑了出來。

值得留意的是,明年在美洲舉行的 FIFA 世界盃就快到來,沒意外的話這也將會是 C 羅參加世界盃的最後一次機會,對於是否參戰、甚至挑戰贏得生涯首座大力神盃,C 羅本人倒是顯得一派輕鬆:「贏得世界盃不會改變我在足壇的地位,我不會說謊,但有一件事我很確定,那就是我很享受當下。我學會了隨著時間流逝,當下是我們擁有的最重要的東西。我們現在還沒有晉級世界盃正賽。享受當下,當下很美好。」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運動有著許多好處,包括——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說法——能改善大腦健康、降低疾病風險,以及強化肌肉與骨骼。

然而,每個月有 8,100 人在 Google 搜尋「最佳減肥運動」,可見減重是許多人心中的健身目標之一。運動確實能幫助達成這個目標: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建議,每週應進行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或 75 分鐘的高強度活動,以促進脂肪減少;而堪薩斯大學的一項研究也證實,運動是體重管理的重要一環。

我們始終鼓勵大家追求不只關注外表與卡路里的健身目標——例如跑出更快的 5 公里成績、刷新臥推個人紀錄,或完成人生第一次伏地挺身——但以下是由我們優秀的健身專家與私人教練團隊整理的九種有助減重的運動。

有氧運動能加速減重,對還錯?【破除迷思】

早中晚什麼時候運動效果最好?教練證實:在「這時間」運動對減重燃脂更有效!

我們始終建議,在開始任何體重管理計畫之前,先諮詢值得信賴的醫療專業人員的意見。


常見運動的平均消耗熱量

根據 Bupa Health、ACE Fitness、ExRx.net、Omni 和 Fit Life Regime 的活動計算器顯示,以下是體重 70 公斤的女性(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 2021 年健康調查,英國女性的平均體重為 71.8 公斤)在進行九種常見減重運動時,半小時內所消耗的熱量。


減脂運動1. 跑步

    最佳用途:燃燒熱量

    跑步是非常有效的減重運動,不僅能提升心血管健康、燃燒熱量,還能增強耐力。不過,它對初學者來說並不是那麼友善。

    「跑步有助於燃燒有害的內臟脂肪,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腹部脂肪,」高峰表現健康(Peak Performance Health)執行長兼私人教練 Richard Puplampu 說。但重要的是,如果沒有適當訓練就直接嘗試連續跑 30 或 40 分鐘,其實幫助不大。相反地,你應該按照計畫循序漸進地練習。

    由私人教練兼跑步教練 Tashi Skervin-Clarke 設計的這份四週跑步計畫,能幫助你達到可連續跑 30 分鐘不間斷的程度。

    women's health four week run plan

    或者,你也可以學習如何開始跑步,參考五大常見跑步錯誤,並深入了解跑步如何幫助減重。不論你選擇哪種方式,都務必以安全、可持續且逐步進階的目標來進行,而非一開始就挑戰身體的極限。

    一跑就痛不是年紀大!專家揭5大常見「跑步錯誤」:想提升跑速不是多跑就好,關鍵是「這個」

    減脂運動2. 騎自行車

    最佳用途:提升心血管力量與耐力

    「騎自行車有許多好處;它是一種有氧運動,能有效提升體溫、增強耐力,並有助於支持心血管系統,」Glam Fit 創辦人兼教練 Jenna Rigby 解釋道。

    騎自行車也是減重的好方法:加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健康且以漸進方式訓練的女性,持續在室內騎車每日60分鐘,約6個月後,體重減輕了12%。Rigby 補充說:「根據體重和體能狀況,每60分鐘可燃燒高達600卡路里,是相當優秀的運動。」不過,她也提醒,對初學者來說可能不太適合,因為不良的姿勢、活動度不足和耐力低可能會導致問題。

    踩踏板達成減重目標也可以很有趣——尤其是你既可以在室內健身車上享受騎行的樂趣,也能在戶外真實的自行車上體驗風馳電掣的快感。

    騎「飛輪」和「自行車」作為減重運動有差別嗎?

    基本上,有差別。大多數飛輪課程(像是 Peloton)屬於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強調短時間高強度運動搭配短暫休息;而一般的自行車騎乘則較偏向低強度穩態有氧(LISS),節奏較慢且維持均勻的運動強度。

    哪種運動更適合減重?

    和所有運動一樣,最適合你達成目標的運動,是你能夠持續且規律進行的那一種。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每天參加飛輪課程會比每天進行輕鬆的30分鐘騎自行車給身體帶來更多壓力,因為身體承受的負擔較大。建議你每週安排三到四次有氧運動,並在高強度與低強度的課程之間交替搭配。

    減脂運動3. 走路

    最佳對象:時間有限、無法安排正式運動的女性

    根據 Nike 和 ITV 教練 Luke Worthington 的說法,結合重訓(稍後會介紹)與走路,是有效減重的最佳方法。

    「減少體脂的最有效方式是保持輕度的能量(熱量)赤字……而達成這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 NEAT(非運動性熱量消耗)——也就是你日常中所有不是運動、睡眠或飲食,但仍會消耗熱量的活動,」他解釋道。

    所以,從做家務到午餐時的散步,這些都能提升我們的 NEAT,幫助每日持續燃脂。他建議,「增加步行量——每天一萬步是一個既優秀又能達成的目標。」

    減脂運動4. 重量訓練

    最佳用途:增肌

    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已經熟悉啞鈴與壺鈴的使用,重量訓練都是維持並增加瘦肌肉的絕佳方法。肌肉量越多,你在運動時及休息時消耗的熱量也會越多。

    「新陳代謝率的提升(即身體使用燃料和脂肪轉換成能量的速度)會讓你一天中燃燒更多熱量,也能降低在減脂過程中遇到瓶頸的機會,」私人教練兼線上健身與營養教練 Daniel Harrod 表示。

    哪些減重運動能幫助我增肌?

    簡單來說,就是以阻力訓練為主,而非有氧運動。

    「要增肌和維持肌肉,你需要用重量給現有肌肉組織更大的刺激。傳統的穩態有氧運動無法提供足夠的刺激來有效增加肌肉量,」Harrod 表示。相反地,你應該選擇能讓肌肉承受壓力並促進新肌肉組織生長的訓練方式。

    loading video...

    young asian woman exercising in gym using equipment

    減脂運動5.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

    最佳用途:燃燒脂肪

    HIIT 是社群媒體上的熱門運動方式,風靡一時。它的特點是在短時間內進行高強度爆發運動,之後緊接著短暫休息,能讓你的心率快速提升。

    Glam Fit 教練 Jenna Rigby 解釋:「HIIT 結合了短時間的爆發與短暫休息,讓心率進入無氧狀態(有限氧氣下工作)。」她說:「即使在訓練結束後,你仍會持續享受到燃脂效果。」相信我們,這絕對是又累又汗水淋漓的訓練:像是跳躍深蹲、波比跳和抱膝跳等動作。

    跳躍深蹲

    圖片無法顯示
    • 站直,雙腳與肩同寬。
    • 下蹲,雙腿呈約45度角。
    • 利用手臂的擺動助力,跳起來,然後回到下蹲姿勢。

    波比跳

    圖片無法顯示
    • 蹲下,雙腳比肩寬略寬,雙手放在地面上。
    • 利用手部支撐體重,雙腳同時往後踢,腳掌前端著地,進入伏地撐姿勢。
    • 快速跳回雙腳向前,並同時用力向上跳起,落地時恢復站立姿勢。

    抱膝跳

    此內容來源為 youTube,該網站能找到相關內容或更多資訊。

    • 雙腳略比肩寬稍窄站立。
    • 稍微下蹲至四分之一蹲姿,然後用力向上爆發跳起。
    • 跳躍過程中保持背部挺直,雙膝盡量抱向胸前。盡量輕柔著地,避免膝蓋鎖死,並確保著地時脊椎保持直立且自然中立的位置。

    不過,由於抱膝跳強度較高,HIIT 運動初學者在開始時應該多加注意,避免過度負荷。

    減脂運動6. 跳繩

    最佳用途:提升協調性與節奏感

    跳繩不僅是兒童遊戲的專利,更是一項高強度的有效減重運動。研究發現,跳繩的代謝當量(MET,指運動時身體所消耗能量與靜止時的比值)平均介於11.7到12.5之間,屬於燃燒熱量最高的運動之一。作為參考,根據 Healthline,靜坐休息的 MET 值為1,快走則約為4。

    私人教練兼強人競賽選手 Ryan Bennett 表示:「由於強度高,跳繩能迅速提升心率,讓你在短時間內燃燒大量卡路里。」

    跳繩能同時訓練多組肌肉——Bennett 與 Title Boxing Club 認證力量與體能專家兼大師教練 Lany Herman 說明,它不僅鍛鍊小腿、腿後肌群、大腿四頭肌和臀部肌肉,還能同時作用於背部、核心和前臂肌肉。這種多肌群參與使得身體對能量的需求更高,進而提高熱量消耗。

    「跳繩還能透過運動後持續燃燒熱量,促進體重和脂肪減少,」擁有超過10年經驗、NASM認證私人教練兼平台 LDN MUMS FITNESS 創辦人 Sarah Campus 與 Bennett 都認同這點。Campus 補充說:「跳繩15分鐘可燃燒高達300卡路里。」

    談到效率,跳繩表現相當優異:一項刊登於《運動與體育研究季刊》(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的研究發現,每天跳繩10分鐘,六週後帶來的心血管改善效果,與每天慢跑30分鐘相當。心臟、血管和肺部功能提升,使你能維持更高強度的跳繩時間,進而增加能量消耗。此外,跳繩也有助於改善腳步靈活性,提升整體運動表現。

    你還可以加入間歇訓練法——先快速跳繩一段時間,再放慢速度休息一段時間,自行打造 HIIT 訓練。Bennett 提醒:「跳繩便攜、低成本且不需要昂貴器材,隨時隨地都能進行。」Campus 也表示認同:「跳繩非常方便且多功能,因為它只需要極小的空間。」

    減脂運動7. 瑜伽

    最佳用途:舒緩壓力

    瑜伽用來減重看似違反直覺,尤其因為它最主要的好處之一是讓心境更加平靜。然而,除了這種禪意氛圍外,瑜伽中的體位法(asanas)也有助於增強肌力與拉長肌肉。

    想要燃燒更多熱量,可以選擇節奏較快的瑜伽流派,如流動瑜伽(Vinyasa)和阿斯湯加瑜伽(Ashtanga);若希望舒緩其他運動帶來的疲勞,則可選擇節奏較慢的陰瑜伽(Yin)和恢復瑜伽(Restorative)。

    減脂運動8. 皮拉提斯

    最佳用途:低衝擊的肌力增強

    皮拉提斯以強調核心肌群訓練與拉伸著稱,每天或每週練習都能透過提升心率幫助燃脂,但強度不及跑步或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

    「皮拉提斯是一種極佳且低衝擊的塑形與增強體力方式,」私人教練暨 Body Beautiful Method 創辦人 Aimee Victoria Long 表示。當你有能力時,著重於逐步進階訓練,並啟動心肌連結,才能達到最佳燃燒效果。

    減脂運動9. 游泳

    最佳用途:低衝擊燃燒熱量及提升心血管功能

    「游泳是非常有效的減重運動,」Puplampu 表示。「每週游泳三次、每次60分鐘,可以顯著減少體脂、改善柔軟度,並降低心臟疾病風險。由於游泳屬於低衝擊運動,對關節負擔較小,是有傷痛或關節問題者的理想選擇。」


    剛開始進行減重運動,應該從哪裡著手?

    慢慢來、穩紮穩打才是關鍵,這點在開始運動計畫時同樣適用。太急於求成,容易造成受傷,可能會讓你必須休息好幾個月才能復原。

    Body Beautiful Method 創辦人 Aimee Victoria Long 建議:「走路是很好的起點。直接從跑步開始,對於關節壓力會更大——尤其如果你有多餘體重需要減輕,關節負擔本來就比較重,這樣反而可能導致受傷,進而阻止你繼續運動。」

    「建議一開始先以每天快走30分鐘為目標,在這段時間內逐步增加行走距離。隨著時間推移,你會開始看到體重和耐力的改變。」

    當你熟悉基本動作,並習慣定期活動後,再考慮逐步提升運動強度。你可以往上滑回到第3點,參考我們為期四週的減重走路計畫。

    應該以「體重」還是「體脂」來衡量減重效果比較好?

    這取決於你的目標,Body Beautiful Method 創辦人 Aimee Victoria Long 表示:「如果你是肥胖者,建議先朝健康的目標體重努力,減脂問題可以稍後再考慮。不過,如果你本身已有一定肌肉量,且不希望流失肌肉,那麼以體脂減少作為衡量標準會更合適。」

    為什麼大家會對這兩者哪個比較重要討論得這麼熱烈?

    因為減重和減脂其實是兩種不同的目標。前者強調的是體重的改變,較少考慮減掉的是脂肪還是肌肉;後者則關注你減去的重量來源,會調整運動和飲食計畫,確保在減脂的同時能維持肌肉量。

    私人教練 Daniel Harrod 解釋:「影響體重的因素很多,比如水分滯留、四肢和器官的重量(像是胃或腸道內容物)、壓力狀況等等。」因此,他建議重點放在肌肉量與體脂率的比例上,尤其是當你的目標偏向外觀塑形時。

    簡單來說,肌肉量越高、體脂越低,你看起來就越「結實緊實」,而這是體重秤上的單一數字無法呈現的。

    每週安全的減重速度是多少?

    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建議,成人每週減重1到2磅(約0.45到0.9公斤)是安全的速度,這點大多數教練也認同。

    Nature’s Health Box 的營養與健身專家 Tom Jenane 表示:「我訓練過的大多數人,每週減重大約在1到2磅左右。雖然有些週次成效較好,但我們的重點是逐步降低體脂率。設定一個現實的目標,並計算每週可以減多少,這樣能幫助你了解達成目標需要多久時間。」

    如果想要具體數字,Glam Fit 教練 Jenna Rigby 提供了以下參考:

    「對於體重指數(BMI)超過30的人,每週減1到2磅是很好的進展,且有助於維持長期的健康生活方式。這類女性在開始的第一個月通常能減掉約7磅,並在持續12週後降低約5%的體脂率。若你需要減少的體重不到14磅(約6.35公斤),我預計你在持續運動約6個月後就能達標。」

    了解了嗎?準備好迎接挑戰,朝目標邁進吧!加油!


    women's health taiwan

    Women’s Health美力圈SAY

    時髦女子必知!美力大小事一次看

    立即加入好友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永立榮(6973)“再生醫學”戰線擴大,結盟亞馬生醫進軍功能性保健 以鹿茸多肽ACT.A打造抗老化保健新品「靈活粒現」 搶攻台灣、東南亞機能保健市場 10月合併營收達704萬元 月減12.2%年增65.81%(11/7日股價43.85元)

台灣首家擁有培養羊水幹細胞技術專利的公司-永立榮生醫股份有限公司(6973) 今(7)日公布2025年10月合併營收達704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5.81%;累計今年1至10月營收7,181萬元,年增98.30%,在高端保養品市場熱度延續下,旗下「小鹿羊水外泌體」產品銷售持續穩步攀升,助力公司營收創下同期新高。

永立榮指出,外泌體作為再生醫美領域最受矚目的創新原料之一,在修復、抗老化、促進膠原增生等功能上具有極高價值,正快速滲透至高端保養與醫美市場。公司旗下「小鹿羊水外泌體原料」自結盟亞洲知名美容保養品牌-克麗緹娜以來,已在大陸、台灣市場建立強勁口碑,成為美容品牌與醫美診所的重要供應來源。隨著竹北外泌體創研先導製造中心持續運轉,國內外美容品牌詢問度亦大幅增加,穩定的原料出貨與持續接獲的美容保養ODM訂單,成為10月營收表現優於預期的主要驅動力。

再生醫學技術再下一城!永立榮結盟亞馬生醫,鹿茸多肽ACT.A跨足功能性保健市場

永立榮進一步表示,為擴大再生醫學技術的應用範疇並加速商業化變現,永立榮宣布與亞馬生醫策略合作,正式跨足國內外功能性保健市場,首次將以雙專利科研成分鹿茸多肽ACT.A與白皮杉醇MPE-311為核心,推出創新保健產品「靈活粒現」,將永立榮專注於幹細胞與外泌體臨床轉譯的研發成果,應用於解決關節疼痛、行動力退化與老化代謝等廣泛的健康需求,轉化為具市場爆發力的高階保健品。

此次永立榮核心專利成分源於鹿茸多肽ACT.A的突破性潛力,該成分精粹自台灣梅花鹿茸頂端再生區域,富含Activin-A、生長因子與高活性胜肽,其Activin-A濃度為一般鹿茸萃取物的1400倍以上。科學研究證實,ACT.A具有促進成骨細胞分化與骨基質生成,並提升粒線體活性,實現「骨骼 × 能量」的支持,是關節修復與抗老保健的核心原料。而白皮杉醇MPE-311,被視為喚醒細胞能量的抗老化分子,可對抗粒線體衰退、延緩老化並改善代謝。

因此藉由永立榮「鹿茸多肽ACT.A」結合亞馬生醫前瞻性的粒線體能量科研,使「靈活粒現」具備「外援能量 × 內修再生」的創新雙專利配方。此技術整合創造保健產品與市場上高差異化優勢,使其得以精準快速切入高齡族群對關節保健與行動力需求的市場,確立產品在亞洲功能性抗老保健領域的新標竿地位,凸顯出永立榮「新藥開發 × 高值化商業應用」的雙軌策略已進入高速成長循環。

「外援×內修」雙專利配方!永立榮高值化技術轉譯,瞄準高含金量客群

根據市場趨勢研究機構Worldpanel消費者指數2024年第三季數據,台灣60歲以上族群對保健品具備強勁的剛性需求,購買普及率高達79%,且相較其他年齡層,60歲以上族群不僅擁有最高比例的保健食品消費者,更是花費最多、購買最頻繁、且花費金額逐年增加的高含金量客群。永立榮正是看準高齡族群對關節保健與行動力需求的強大剛性,將頂尖的再生醫學技術轉化為市場急需的解決方案。

「靈活粒現」將率先於台灣上市,並立即啟動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市場的布局,目標是迅速搶佔國際市場份額。同時為持續鞏固產品的領先地位,永立榮與亞馬生醫更規劃與中國醫藥大學、台大的研究團隊的合作,持續深化鹿茸多肽ACT.A在增肌及軟硬骨修復強化的抗老化應用,持續為公司挹注長期、穩健的成長動能。永立榮董事長簡奉任表示:「鹿茸多肽ACT.A的應用及發展,是台灣再生醫學與保健營養科技的重大突破。此次永立榮與亞馬生醫的合作,不只是為了多賣一樣產品,而是要把台灣領先的再生醫學技術,成功輸出到國際市場,證明永立榮的科研實力能夠有效變現!未來,永立榮會用創新研發、自有品牌、國際結盟這三大引擎全力衝刺,加速外泌體和ACT.A技術的全球化佈局。」

亞馬生醫馬瑞彣博士表示:「靈活粒現象徵功能性保健食品進入再生醫學應用化的新時代,將引領亞太地區健康品牌升級。未來和永立榮的緊密合作將能將鹿茸多肽ACT.A的應用發展得更全面。」

雙軌佈局加速推進,提升全球醫美生技領域影響力

展望未來,永立榮維持審慎樂觀看法。永立榮全力衝刺「新藥開發+商業化」雙軌策略,公司目前手握六個取得INCI國際化妝品原料的新型外泌體原料,多元發展鹿來源(鹿羊水、鹿茸、及鹿臍帶)的應用,且再搭配研製中心搭載的「EXOSOME DESIGN HOUSE」平台,為客戶打造具專屬差異化的「客製配方」,堆疊永立榮從單純原料供應商升級為「高值化設計與產業整合夥伴」。同時新藥開發的引擎正加速運轉,包括男性勃起功能障礙新藥UA002已獲TFDA核准進入臨床IIa期,以及乾眼症治療新藥UB003亦持續朝臨床試驗推進,兩大專案的領先進度,正持續拉開永立榮與國際同業的技術差距,為公司在全球生醫領域鞏固關鍵戰略位置。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經濟日報

AI的發展是否真的會讓人類被取代?近來美國企業出現一波「瘦身潮」,依據外媒報導,Amazon(亞馬遜)研擬裁員1萬4千人,橫跨人資、營運等部門,不僅科技業,物流巨頭UPS也裁撤了4.8萬個職位。美國零售業巨擘目標百貨(Target)宣布啟動近10年來最大規模的組織重整,預計裁撤大約8%的職位。全球最大包裝食品公司Nestlé(雀巢)則於10月中宣布,未來兩年將裁減16,000名員工。

1111人力銀行表示,儘管有專家分析,這是疫情過後的一段時間內,美國企業整體聘僱人數大幅上升,如今有些公司正在調整規模,使人力配置回歸合理的一種狀態,但根據聯準會(Fed)10月中旬發布的褐皮書經濟報告顯示,多數地區企業回報,雇主透過裁員或自然流失方式縮減人力。除了經濟不確定性升高,也確實因企業投入AI技術,使部分人力需求轉移。

根據1111人力銀行上半年調查資料顯示,有79.78% 的受訪企業表示「公司已經導入AI技術」。今年4月AI相關職缺約1.4萬筆,截至11月,包含數據分析、深度學習、影像辨識等領域的職缺已達3萬1千多筆,短短七個月內需求急速倍增,顯示台灣企業對AI人才的重視程度持續攀升。數據也顯示,相較2024年,截至2025年11月為止,企業對「軟體與韌體測試人員」的需求增加五倍,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莊雨潔認為,現階段企業對AI人才可說是求才若渴,AI取代部分人力的現象已成為現在進行式,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正因企業重視AI發展,也讓具備AI技能的工作者成為職場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科技島執行長王志堅表示,台灣在人才培育、研發創新、資訊科技基礎建設及企業數位能力方面具備相當的國際競爭力,唯有養成「終身學習與快速適應力」,才能在這個快速變遷的世代中持續保有競爭力。

享受更高質量的財經內容 點我加入經濟日報好友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秋冬氣候乾燥、溫差變化大,是頭皮最脆弱時期,該如何保養? 「應援女神」李多慧,無論是在球場高強度的舞台應援,或長時間拍攝現場,總能以一頭漂亮又柔順秀髮亮相,展現出自信迷人風采,她是如何做到的!李多慧分享秘訣是,做好「頭皮健康管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多慧表示,頭皮就像肌膚一樣,需要細心呵護,只有健康的頭皮,才能擁有一頭漂亮秀髮。因此,她選擇具有頭皮專業護理的保養品牌,從清潔、滋養到防護,就像保養臉部一樣保養頭皮。她強調,頭皮健康是漂亮秀髮的基石,從日常細節開始呵護自己的頭皮,就能擁有漂亮秀髮,這也是她維持亮麗造型的關鍵秘訣。

▲髮基因雙11應援登場,主檔多重優惠同步開跑,滿額再送精選好禮。(圖/業者提供)

季節轉換,髮基因了解消費者需求,即日起至14日啟動雙11限時應援活動,推出多重優惠,包括「每日限量好物瘋搶」、「限量買大送小組」、「雙系列補充包多入組」等多元組合,單品亦享獨家折扣。凡單筆消費達指定金額,還有機會獲贈價值2130元 的滿額精選好禮,讓消費者在雙十一檔期輕鬆入手專業級護髮保養。其次,為了讓更多人親身感受頭皮保養的重要性,髮基因同步推出「新客限定免運券活動」,即日起至 16 日止,新註冊髮基因官網會員,可獲得「不限金額免運折價券」,讓首次體驗者也能無負擔地入手沙龍級居家護理產品。品牌希望透過活動推廣「頭皮也需要被保養」的健康概念,鼓勵更多人從基礎開始呵護頭皮,養出豐盈髮量與自信氣場。詳情可搜尋「髮基因」官方網站:https://www.scalprecovery.com/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恩主公醫院皮膚科醫師江明哲提醒,冬季乾癢絕不是小事。圖:恩主公醫院提供

隨著冬季來臨,氣溫驟降、空氣濕度降低,皮膚科門診觀察發現,許多民眾因長時間使用暖氣、熱水洗澡或過度清潔,導致皮脂膜受損、角質層含水量下降,出現乾燥、脫屑與搔癢等不適。皮膚乾癢看似小問題,但若長期忽視,可能進一步發展為慢性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甚至感染性皮膚炎。恩主公醫院指出,根據衛福部112年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資料,全台因皮膚炎、濕疹及鱗屑性丘疹疾患等皮膚疾病就醫已超過500萬人次,由於這類疾病多伴隨皮膚乾燥與搔癢症狀,顯示國人皮膚乾癢問題日益普遍。院方提醒,若皮膚乾癢問題未妥善處理,且清潔、消毒方式錯誤,恐導致蜂窩性組織炎。

yfy555 2
恩主公醫院皮膚科醫師江明哲指出,冬天的乾癢其實是皮膚屏障損傷的警訊。圖:恩主公醫院提供

恩主公醫院皮膚科醫師江明哲提及一位六十多歲張先生(化名)的案例,張先生冬季時小腿乾癢,誤以為只是皮膚乾燥,每天用熱水泡腳並以酒精擦拭止癢,結果皮膚越來越乾,甚至出現裂口與紅腫疼痛。就醫後確診為「缺脂性皮膚炎合併蜂窩性組織炎」,經外用類固醇及系統性抗生素治療,並同時加強保濕修復後,約兩周後漸漸康復。

江明哲提醒,冬季乾癢絕不是小事,若反覆搔抓或使用錯誤的清潔、消毒方式,容易造成皮膚屏障崩壞,進而引發細菌感染或慢性濕疹惡化。當乾癢持續不癒或出現破皮紅腫時,應及早就醫。

江明哲指出,冬季氣溫降低會使皮脂腺分泌減少。研究顯示,溫度每下降1°C,皮脂分泌量約減少10%。皮脂是皮膚天然的防水層,一旦油脂減少,角質層便難以留住水分;同時冷空氣與暖氣環境使濕度下降,當角質層含水量低於10%時會出現微裂,造成皮膚屏障受損並引起紅癢與發炎。

江明哲強調,「冬天的乾癢其實是皮膚屏障損傷的警訊。」若沒有即時修復,皮膚會陷入乾癢與發炎的惡性循環。他進一步說明,皮膚保濕的核心在於重建皮膚屏障,而非單純補水。

有關保濕關鍵三步驟,江明哲表示,應於清潔後三分鐘內塗抹保濕品,利用洗澡後皮膚仍含水的狀態,立刻塗抹保濕品,最大程度鎖住水分;此外,要挑對保濕成分,甘油、玻尿酸、尿素可作為「吸水劑」。凡士林、礦物油則是「鎖水劑」。神經醯胺、膽固醇、脂肪酸有「修復屏障」的作用;最後,應依膚質與部位選用質地,臉部、中性肌選擇含水量較高、質地輕盈的乳液作為日常保養。四肢部位乾燥區選擇含油量較高、保濕力佳的乳霜。手肘、腳跟龜裂選擇如凡士林含油率最高的油膏,在皮膚表面形成防水膜。

江明哲指出,許多人在冬季為了清潔或止癢,反而破壞皮膚防線,常見錯誤包括熱水洗澡過久,熱水會迅速溶解皮膚表層油脂,洗後雖暫時舒緩,卻使皮膚更乾。建議水溫36至39°C,洗澡時間不超過15分鐘;使用皂鹼、香料或酒精產品,強鹼性清潔品會破壞皮膚酸鹼平衡,導致緊繃與乾裂。建議改用pH中性或微酸性、無香料配方;頻繁去角質與磨砂,冬季皮膚代謝減緩,過度去角質會讓角質層受損,導致紅癢、脫屑甚至發炎。

江明哲提醒,皮膚乾癢若經過保濕與改善清潔習慣仍未改善,且乾癢伴隨紅疹、皮屑、裂紋或夜間劇癢與疼痛,就要懷疑有可能是以下的皮膚疾病或代謝問題引起,例如異位性皮膚炎,出現慢性乾癢、反覆紅疹,常見於四肢彎曲處,如手肘內側、膝窩,冬天特別容易惡化;慢性濕疹,皮膚粗糙、脫屑,伴隨劇癢與抓癢結痂,常因反覆刺激或接觸性過敏引起;脂漏性皮膚炎,頭皮、眉間、鼻翼兩側或耳後出現紅斑與油性脫屑,氣候乾冷時容易加劇;糖尿病相關皮膚乾燥,高血糖導致皮膚含水量下降、神經末梢受損,造成乾癢不適,常見於小腿前側;腎臟或肝臟疾病,尿毒或膽汁滯留可能引起全身性劇癢,若伴黃疸或浮腫等症狀,需立即就醫。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相片提供/台灣社會福利總盟)

【林婉婷整理報導】台灣預計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建立「以人為本、以社區為基礎」的整合照顧,成為關鍵課題。台灣社會福利總盟於11月8日,在公務人力發展學院福華國際文教會館前瞻廳舉辦為期兩日的「台灣社區整合照顧研討會」,邀請總盟理事長陳節如、立法委員王正旭、林月琴、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呂建德、台大醫院名譽教授邱泰源等貴賓出席。

總盟自2021年起辦理「台灣社區整合照顧研討會」,今年已邁入第五屆。早在十多年前,總盟即參考日本在宅醫療經驗,積極在台灣推動居家醫療,並於2019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別率團前往澳洲、美國與日本研習,瞭解整合照顧對弱勢群體的協助,透過跨團隊夥伴關係支持社區式照顧。

研討會邀集產官學界代表共同討論,反映並解決階段性問題,勾勒未來策略方向。事實上,包括自2024年7月起,「全民健康保險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在家住院HAH)擴及至住宿式機構,將急性照護納入居家醫療;出院準備計畫與長照的銜接、住宿式機構醫療需求(如X光、超音波及心電圖檢查)納入健保給付等,都已逐步落實。

今年研討會聚焦四大主題,包括:居家醫療十年回顧與展望、如何落實「社區型急性後期照顧」(PAC)、檢視「全民健康保險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現況與建議,以及分享8月日本PAC參訪經驗。活動邀請20位政府代表、醫療專業人員與社福實務工作者進行交流。

總盟強調,居家醫療推行十年,除了中央制度的整合,目前社區整合照護計畫也應全面盤點,找出限制與因應之道,以滿足醫療需求、提供就近服務,實踐整合照顧與健康台灣的願景。為此,總盟提出以下七項呼籲:

1.成立類似美國「醫療保險與醫療補助創新中心」(Center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Innovation,簡稱CMMI,也稱CMS Innovation Center)的專責機構,負責醫療保險與醫療補助在醫療、長照及社區服務間的協調。職責包括促進政策整合與簡化、加強中央與地方政府合作,為高齡及失能者提供連續性且高品質服務,並確保體系具成本效益。台灣整合照顧推展涉及健保署、長照司、社家署等部會,可參考CMMI的授權架構,提升整合可能性。

2.落實全民健保強化PAC服務模式,提供就近服務,協助病患自立、重返家庭生活。

3.檢視支付制度合理性,增加誘因以鼓勵整合,吸引年輕醫師與基層診所投入。

4.建立並共享資訊,充分運用數位科技。

5.整合健保與長照資訊,並於出院準備服務表單中新增「急性後期照顧需求評估」及「居家醫療照顧需求評估」項目,讓服務不中斷。

6.加強民眾對居家醫療、在宅急症照護、居家安寧照護等醫療資訊的宣導。

7.機構即是住民的家,應將機構納入居家醫療對象,不因場域不同而有醫療差別待遇。

廣告/典藏筆記奉獻專案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對於小兒肚子痛,林口長庚兒童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表示,病患及家屬能夠很快速表達症狀,提供醫師掌握關鍵判斷,更能把握住黃金治療期治療疾病;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每次看診前都會在心裡默念一遍,等等進診間要問什麼問題?如何利用那讀秒的時間,講清楚自己的症狀。林口長庚兒童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表示,一位孩子喊肚子痛,哥哥一句話:「醫師,我弟弟去年骨頭斷掉的痛都沒有今天痛!」他心中馬上閃過念頭,整個警覺提升。

吳昌騰在臉書專頁「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教學FB-林口長庚兒童急診」指出,在吵雜忙碌的急診室裡,最珍貴的資訊來源,往往不是冰冷的儀器數據,而是來自病人及照顧者的「線索」,這位17歲的弟弟被家人帶來急診,全家心急如焚。

經初步檢查後,吳昌騰再次詢問孩子:「你疼痛的程度?」哥哥在場補充一句:「比骨頭斷掉還痛!」醫師聽後知道他此刻的痛苦超越了骨折,這就不再是單純的胃痛,而是一個潛在的外科急症。這促使他立刻安排了特定角度的腹部站立X光檢查,最終證實了醫療團隊的擔憂──消化性潰瘍穿孔(Perforated Peptic Ulcer),一個需要立刻手術的急症。

吳昌騰表示,病人若能明白表述自己的症狀,才能讓醫師做出快、狠、準的決斷。他也建議,當孩子喊肚子痛時,有以下這些警訊,請盡快就醫:

●疼痛勝過以往最痛的經驗(例如超過骨折痛)。

●肚子摸起來又硬又緊、孩子不敢伸直或走動。

●持續嘔吐、吐血或咖啡渣樣物,黑便或血便。

●右下腹痛合併食慾差、走路痛(考慮闌尾炎)。

●痛到半夜驚醒、止痛後仍很快復發。

●明顯脫水:喝不下水、尿量顯著變少、精神差、臉色蒼白、冒冷汗。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初次發生頭痛就可以來就醫,或是頭痛影響生活、無法工作、失眠,不一定要痛到某種程度;若是發生某些危險頭痛的徵兆,則要盡快到醫院報到,像是撞到頭、突然劇烈頭痛、高齡初次頭痛,以及頭痛伴隨發燒、流鼻水、體重下降單側手腳無力、臉歪嘴斜、視覺異常、說話不清、走路不穩等神經學症狀,可以直接前往急診室。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孟祈

提醒,預防頭痛發作的重要性不亞於治療,除了藥物治療外,日常生活中的預防措施,對於減少頭痛發作頻率和強度,也是非常重要。

1.保持規律作息

充足的睡眠和規律的生活習慣,有助於減少頭痛發作,建議避免熬夜、養成規律的睡眠時間,對於預防頭痛非常重要。

2.飲食健康

避免攝取過量的茶、咖啡等含咖啡因飲品,以及酒精和高糖食物,保持均衡飲食,如果某些食物可能會誘發頭痛,應根據個人體質調整飲食。

3.適度運動

運動有助於增加腦內啡的分泌,這是一種天然的止痛物質,規律運動也可以減輕壓力,改善身心健康。

4.避免誘發因素

某些食物、氣味或環境因素可能誘發頭痛,應根據個人情況加以避免,例如:有些人對強烈的氣味或光線特別敏感,像是吸菸,應避免暴露在這些環境刺激中。

(記者郭岳潭,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常頭痛別只吃止痛藥!營養師推薦「4大舒壓營養素」,從飲食改善偏頭痛體質
.偏頭痛有救了!臺灣團隊突破性發現血液生物標記,全球首度精準診斷邁向實現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蔡卓妍(阿Sa)和石恆聰分手後,曾一度傳出愛火重燃,但遭阿Sa否認,原來阿Sa已有意中人,昨天(5日)她出席活動時,被問有否心愛的人要送禮物?她說:「這個問題遲些答你們,我想保留一些秘密。」問她是否感情有新發展才有秘密?蔡卓妍甜笑說:「對,大家很醒目。(拍緊拖?)不知道呢!(還未可以公開?)隨緣吧,搵日啦!但不是今(昨)日。」

消息稱阿Sa的新歡是健身教練Elvis Lam(林俊賢),Elvis身形健碩,不時在社交平台展示結實胸肌和腹肌,他經常參加不同比賽,亦是阿Sa好友關智斌的健身教媡。33歲的Elvis和阿Sa年齡差10年,2人爆出姊弟戀,除了被拍到結伴看林家謙演唱會外,阿Sa早前曾表示家中今年多了兩個新成員,分別叫芝麻妹妹及阿Boo妹妹,湊巧Elvis也曾在Ig限時動態有一張抱住Boo的合照,並寫道”I got a cat. Her name is Boo.”,2人借貓貓維繫感情。

相關新聞:蔡卓妍稱搵日公開戀情 生日約C君打牌 自資組班寫劇本

(即時娛樂)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