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五福諾貝爾眼科診所院長粘靖旻表示,雷射手術後再度近視的常見情況有:度數回退現象、角膜厚度與手術方式影響、年齡與用眼習慣的影響、遺傳因素與眼軸變化;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進行近視雷射手術後,許多人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會不會再度近視?」高雄五福諾貝爾眼科診所院長粘靖旻在臉書專頁「粘靖旻眼科女醫師 高雄五福諾貝爾院長 屏東 東港 近視雷射 白內障手術」表示,雷射手術後再度近視的常見情況有以下4種:度數回退現象、角膜厚度與手術方式影響、年齡與用眼習慣的影響、遺傳因素與眼軸變化,同時提醒,如果術後度數變化超過100度或出現其他視覺異常,請立即回診檢查。
度數回退現象
粘靖旻說,近視雷射手術後確實可能出現「度數回退」的現象。這是因為角膜在癒合過程中會產生自然的修復反應,可能讓部分矯正效果逐漸減少。統計顯示,約有5-10%的患者在術後1-2年內會出現輕微的度數回退,通常在25-50度之間。這種回退在高度近視患者身上更為常見,特別是原本度數超過600度的朋友要特別注意!回退通常發生在術後前6個月,之後度數會趨於穩定。
請繼續往下閱讀…
角膜厚度與手術方式影響
粘靖旻提到,不同的手術方式對度數回退的影響也不同,角膜厚度也是關鍵因素之一,如果術前角膜較薄或術後剩餘厚度不足,角膜的生物力學穩定性就會下降,增加度數回退的風險。現代的Smile全飛秒手術因為保留了更多角膜結構,在預防度數回退方面表現更佳。
年齡與用眼習慣的影響
粘靖旻說,年齡是影響術後效果穩定性的重要因素,25歲以下的年輕患者因為眼軸仍可能繼續增長,近視度數本身就不夠穩定,術後出現度數變化的機率較高。相反地,30歲以上且度數穩定2年以上的患者,手術效果通常更為持久。術後的用眼習慣更是關鍵。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不當的閱讀姿勢、過度使用3C產品等,都可能讓眼軸再次拉長,導致新的近視產生。這不是手術失敗,而是新形成的近視。
遺傳因素與眼軸變化
粘靖旻指出,家族遺傳史對術後近視復發有顯著影響。如果父母雙方都是高度近視,子女即使接受雷射手術,日後再度近視的機率也會相對較高。這是因為遺傳因素會影響眼軸的穩定性和角膜的生物特性。特別要注意的是,雷射手術只能矯正現有的度數,無法改變遺傳體質。如果術後眼軸因為各種因素繼續增長,就會產生新的近視度數,這與手術技術無關,而是眼球本身的生理變化。
粘靖旻說,想要降低術後近視復發的風險,有幾個重要方法。首先是選擇合適的手術時機,建議度數穩定2年以上再考慮手術。術後要嚴格遵守醫師指示,按時點藥、定期回診檢查。如果真的出現輕微度數回退,通常可以考慮補強手術,但需要評估角膜厚度和整體眼部健康狀況。輕度回退(50度以內)很多人可以適應,不一定需要立即處理。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