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結果顯示,InBody在個人的體脂肪準確度上,誤差率可以達到8-10%。對於正在進行體重控制的民眾,可能要留意。(資料照,記者蘇金鳳攝)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民眾健康意識抬頭,想靠健身增肌減脂,在諮詢私人健身教練時,通常健身房會幫你檢測InBody,了解身體的體脂肪等數字。然而,東元綜合醫院醫師林洋鈺指出,若是正在執行體重控制的民眾,可能得注意測量體脂會不準,會被誤導,他並提供正確使用InBody的4項做法。
林洋鈺在東元綜合醫院專欄健康資訊上分享,InBody是一種利用生物電阻法(bioelectric impedance, BIA)分析身體組成的儀器,可以測量出體脂肪量、肌肉量、骨重量、與評估身體水分分布。在許多健身房與體適能中心內都有設置,提供使用者身體基本組成的狀態分析。不過,使用者發現,不同地點的InBody,其測量出來的數值不同;即使是同一台儀器,在同一天不同時間點量測,也會有無法解釋的數值差異。
請繼續往下閱讀…
InBody的分析原理
InBody的分析原理就是利用多種不同頻率的電流通過人體,藉由所測得的電阻抗性高低,去反推出人體的水分含量(細胞內液+細胞外液)。根據InBody官方文件說明內容:當InBody儀器知道身體總水量為多少之後,因為肌肉內的水分占比固定,故可藉此推測得到肌肉量;接下來,由於骨重量與肌肉量密切相關,根據測得的肌肉量就可以估測骨重量;最後,再用身體總重量減去除脂體重(肌肉量+骨重量),就可以得到體脂肪量的數值。
InBody的體脂肪誤差
InBody儀器是無法直接測量體脂肪數值的。它是先量測出身體總水量,之後再通過3個假設:1.假設肌肉內水分占比固定、2.假設骨重量與肌肉量比例固定、3.假設身體總重量只由肌肉/骨質/脂肪三者構成,最後才計算出體脂肪量的數值。
然而,這3個假設都是不完全正確的:
1.肌肉內水分含量會因為運動狀態而有很大的差異,比例並不是維持恆定。
2.骨重量與肌肉量比例也不會是固定不變,一個人可以藉由重訓,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加肌肉量,但是其骨重量是不會因此而有明顯變化。
3.身體並不是只由肌肉/骨質/脂肪三者構成,還有身體的各類臟器(腦、心肺、肝膽等),佔有身體重量很大比例,如果InBody在計算重量時完全忽略這點,那預期就會產生很大的誤差。
此外,InBody對於人體水分的偵測是非常準確的,然而,水分在人體內是呈現動態分布的,水分可以存在於細胞內、血管內、腸胃道與泌尿道內。既然人體中水分的狀態如此不穩定,InBody利用總水分的量測,進而去推導得出的體脂肪量,自然也不會太準確。
研究結果顯示,InBody在個人的體脂肪準確度上,誤差率可以達到8-10%,InBody會低估肥胖者的體脂肪,亦會高估極瘦者的體脂肪;對於不同人種,也會有不一樣的誤差表現,這對於一個正在進行體重控制的受檢者來說,是一個無法接受的誤差範圍。
當我們知道InBody可能產生誤差的原因,就能想辦法盡量控制變數。在使用InBody儀器量測體脂時,一般有以下4個建議:
●固定在早上起床後、尿液排空後、空腹狀態做測量
●用同一台機器測量
●不在運動後測量
●女生盡量不要在生理期做測量
林洋鈺總結,藉著上述方法,盡量讓自己在測量時的水分狀態維持穩定,可以減低InBody在體脂肪的量測誤差。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