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掉髮是不少人困擾,美國家庭醫師米奇.賴斯博士指出,在攝取食物上,每日一定要吃蛋白質達90-100克;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掉髮一直是令人困擾的問題。美國家庭醫師米奇.賴斯博士(Dr.Mitch Ric)認為,有5大掉髮情況。台灣大學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款外用生髮精華液,能在短短20天內刺激毛囊重生,振奮人心,不過,這項發現還在動物實驗階段。
台大醫學工程系團隊發現生髮皮下脂肪細胞會釋放一種「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UFAs)」,這就是啟動毛囊幹細胞的關鍵訊號。這個原理被應用到精華液實驗後,證實真的能在約20天內看到毛囊再生反應。
請繼續往下閱讀…
米奇.賴斯在YouTube上分享,救髮的關鍵影片,吸引不少人關注。他說,掉髮不是隨機發生的,有其規律,了解掉髮的模式,能追蹤回病因。可歸納成5項原因:
●突然掉髮:
大量掉髮,且散佈整顆頭,常見於壓力大、產後荷爾蒙變化、重大疾病或手術、嚴重節食等。也別太沮喪,一般來說,依頭髮生命週期,通常3到4個月可望恢復。
●漸進性變薄(雄性禿):
女性及男性典型的遺傳性掉髮,與荷爾蒙和基因有關,表現為中分髮線變寬、頭頂頭髮變稀,部分人馬尾也變細。這些現況多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胰島素阻抗、高DHEA或睪固酮、雌激素過多相關,米奇.賴斯建議,需詳細血液檢查及生活習慣調整。
●局部斑狀掉髮(斑禿):
自身免疫疾病,頭髮斑塊狀脫落,可能與橋本氏甲狀腺炎及壓力相關,這個現象也需要皮膚科或風濕科合作診治。
●頭髮脆弱易斷:
若頭髮變乾、變脆或髮質上的變化,可能與營養不良及甲狀腺功能異常有關。米奇.賴斯認為,需檢查鐵蛋白、鐵質、維生素B12、葉酸及甲狀腺功能(TSH、T3、T4)。
●頭皮發炎:
頭皮癢且有頭皮屑,頭皮生態失衡可能因酵母菌、黴菌或免疫刺激,毛囊被堵塞。米奇.賴斯建議,治療同時診斷,消炎後病情改善即找到病因。
米奇.賴斯表示,可從兩方面了解與改善掉髮:
●檢查項目:
1.鐵蛋白(理想>70 ng/mL)
2.維生素D(理想40-80 ng/mL)
3.維生素B12(至少 ~500 pg/mL)
4.TSH/free T3/T4
5.自體免疫篩檢(如 ANA)。
●生活改善:
1.確保每日蛋白質攝取至少90-100克,同時攝取膠原蛋白、維生素C。
2.穩定血糖:早上起床後先蛋白質、避免大量碳水化合物或含糖飲品;飯後可散步10-15分鐘。
3.頭皮護理:使用含酮康唑洗髮精2-3次/週,並可塗抹茶樹油或迷迭香精油。
4.減壓:建議可以寫日記、自然散步、運動。
不過,米奇.賴斯說,若已有診斷(如 AGA、斑禿),應儘早就醫、與皮膚科、內分泌科、免疫風濕科等進一步了解自身的問題。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